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中国的公共汽车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2012-01-30   来源:网友芝加哥公牛投稿 

(图片来源:互联网)

据中国城市公交协会考证,天津是我国城市公交的发源地,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是我国内陆城市中最早出现的城市公交企业,它的诞生早于北京、上海等城市。

(图片来源:互联网)

天津电车公司始建于光绪三十年三月十一日(公元1904年4月26日),中国与比利时双方代表在天津签订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同》,合同期限五十年,期满后交还中国政府。

经营机构取名为“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总公司在比国,在津设办事处于意大利租界三马路。公司董事由3名外国人和3名华人组成,洋董事由公司股东选出,华人董事则由直隶总督选派,董事长则是天津海关税务司的德国人来担任。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公共汽车上海发展史

1908年3月5日第一辆有轨电车,行驶6.04公里,从静安寺开到外洋泾桥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它标志着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的诞生。

1922年8月1日上海租界市内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通车,是公利汽车公司经营。

1934年1月5日中国公共汽车公司从英国进口的双层公共汽车进行试车。4月1日,双层公共汽车正式投入1路线运行。

1949年7月1日发售上海市区公共交通月票。公共汽车普通月票每张9元,优待月票每张6.3元,电车普通月票每张8.40元,优待月票5.88元(均折合新人民币)。

1950年6月上海市公共交通修造厂首次自行设计的1000型无轨电车试制成功。

1956年10月25日上海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原公共汽车第一、二车场、公私合营浦东公交公司归该公司领导。

1961年12月上海第一条由市区(静安寺)通往郊区(江湾五角场)的有轨电车线路通车。上世纪60年代末期交通部门引进了一批两节车厢的大容量铰接式公交车,由于车长14.8米,是一般车的两倍,人们就称之为“巨龙车”。

1975年12月1日上海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3路(虹口公园-五角场)拆除,改行93路汽车。

1990年4月30日国内第一条隧道无轨电车线路隧道五线(淡水路-梅园新村)通车。全市无轨电车线路达到22条。

1993年年初双层公共汽车投入运行。淮海路运行双层1路(老西门-虹桥路), 共和新路运行双层2路(上海站-彭浦新村)。

1993年地铁1号线部分路段试运行,拉开了上海轨道交通高速建设发展的帷幕。

1996年1月1日上海公交月票取消。

1996年7月20日上海第一辆空调公交车出现在46路公交线上,吸引了市民争相体验。

2000年上海公交一卡通投入使用。

2002年底世界第一条磁悬浮轨道线在上海浦东开始试运行。

2007年12月29日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9号线同时建成通车,这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公共汽车北京发展史

1921年北洋政府组建了北京电车公司,1924年12月18日,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投入运营,该线全长9公里,共10辆运营车。

1935年,当时的北平市政府设立了北平公共汽车筹备委员会,购置30辆大客车,于8月开通了第一条公共汽车线。

1947年11月成立了北平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册车辆133辆,由于经营不善,亏损严重,于1948年8月停业,留下79辆残破的公共汽车,其中能够行驶的只有5辆。

1948解放初期公交逐步发展

1949年1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时,北京共有有轨电车103辆,运营线路7条;有公共汽车61辆,运营线路4条,公共电汽车的年客运量为2885万人次。到1956年底,公共电汽车辆,公共汽车线路达到27条,比1949年增长5.8倍;运营线路总长为357公里,比1949年增长近10倍;年客运量达到23540万人次,比1949年增长205倍。

1956年至1966年底,公共汽车营业线路由27条发展到的65条,增长2.4倍;运营车数由 辆发展到1125辆,增长1.6倍;客运量达5.1亿人次,增长1.2倍。从1957年阜城门至北池子的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通车到1966年,无轨电车线路发展到15条,线路总长168公里,运营车440辆,年客运量达3.4亿人次。1958年成立北京市长途汽车公司到1959年,长途车发展到114辆,营业线路54条,年客运量969万人次。

1966年至1984年是北京公共交通进入综合交通体系的持续发展阶段。公共汽车数量逐年递增,从1966年的1123辆增加到1976年的1954辆,1984年增加到3369辆,18年共增加2244辆,平均每年增加125辆。同时,线网进一步扩大,从1965年的64条线路增加到1975年的96条,1985年增加到150条。郊区线路条数超过了市区线路,大站快车和夜班车线路成网,实现了快慢结合,日夜衔接的交通运行体系。长途汽车从1966年开始不断发展壮大,1976年发展到364辆,增长1.6倍,1985年增加到643辆;线路发展到136条,1985年达到245条,实现了村村通车。

1980为了适应北京市公共交通综合交通结构发展的新形势,1980年8月,公共交通局改为公共交通总公司。此后,北京公共交通加快了改革发展步伐,

1989年组建了运、保分离的专业场,使公共电汽车运营和保修走上了专业化、区域化管理道路。在这期间,北京公共汽车的车辆和线路数量继续快速稳步增长,1995年末,运营车达3927辆,

1984年增加558辆,增长16.56%;运营线路246条,比1984年增加101条,增长69.66%;客运量31.1亿人次,比1984年的10.61亿人次增加2.93倍。1995年末无轨电车达到525辆。

1990开通了"特1路"双层公共汽车和“游”字头专线
为了适应首都观光旅游和城市发展的需要,90年代初开辟了公主坟至八王坟的"特1路"双层公共汽车,为首都增添了一条风景线。到1995年末,已经开辟"特"字头双层公共汽车线路7条。还陆续开通了由城区直达京郊各旅游景点的"游"字头专线18条,方便了国内外游客出行。

1994年以来,北京公交总公司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到2000年的六年时间里,运营车总数由7819辆增加到15445辆,增长97.53%;运营线路由517条增加到701条,增长35.59%;年客运量由30亿人次增加到38亿人次,增长26.67 %;企业资产总值由21.53亿元增加到70.95亿元,增长23%;净资产由10.87亿元增加到42.19亿元,增长288%。

1999北京公交总公司加快推进清洁燃料工程

1999年6月11日,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召开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股东大会和创立大会。巴士公司由公交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城建集团等五家联合发起创立。

2000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A股发行上市

2001市政府采购首批公交车辆交付使用

2005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改制更名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北京城市车辆春季展示会上,京华公司研发的BK6182型铰接式城市客车获得"中国最佳铰接城市客车奖";BK6111CNGZ2型城市客车获得"中国最佳CNG城市客车奖"。

2007公交集团公司启动"车厢标准化服务"

2008北京公交集团开辟观光线

(图片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