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巴黎西南200多公里处、在静谧的卢瓦河谷中,一位艺术巨匠的到来让这里的文艺复兴大放光彩。1516年,时年64岁的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在法国国王的邀请下,带着爱徒和侍从,背着心爱的画作,骑着骡子翻越阿尔卑斯山,来到了法国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卢瓦河谷,定居在绿树掩映的克洛吕斯城堡,也展开了他一生中最后的艺术创作与创造发明。如今,克洛吕斯城堡的主人以传承历史、面向未来为使命,向来客展示这个在卢瓦河谷、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达芬奇世界。
绵延一千多公里的卢瓦河是法国最长的河流。一百多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散布其中。从巴黎乘坐两个半小时的汽车,沿着卢瓦河,我们来到了昂布瓦兹。进入一片碧绿的树林,一座粉色外墙的城堡映入眼帘,这就是克洛吕斯城堡,伟大艺术家达芬奇的暮年居所。整个城堡围绕着一幢八角塔楼修建,塔楼内有螺旋楼梯,塔楼的左右两翼呈直角展开的是两幢二层楼的建筑。整个城堡典雅秀丽,粉色的石灰外墙更凸显了十五世纪建筑的风格。

早在十五世纪,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八世就购置了这一精巧的城堡,在随后的二百多年里,它一直是法国王室休闲避暑的夏宫。1516年,应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达芬奇来到法国,带着《蒙娜丽莎的微笑》、《圣-让-巴蒂斯特》和《圣母子与圣安娜》三幅心爱的画作,到克洛吕斯城堡定居。
历史岁月流转,如今的克洛吕斯城堡在圣-布里家族的精心维护下,已经成为了一座文化之园。城堡塔楼内的螺旋楼梯是参观的入口,登楼后走过一段文艺复兴艺术长廊,就进入了城堡二楼的展厅:达芬奇的卧室、议事厅、小沙龙、礼拜堂、厨房,文艺复兴风格的装饰随处可见。墙壁上一块块沾满“历史尘土”的壁毯诉说着久远的宗教故事,达芬奇的宗教画也定格在了礼拜堂的小穹顶上;素食者达芬奇的厨房用保留的十六世纪家具、餐具等讲述着当年艺术家在高大的石壁炉旁取暖、与厨娘聊天的场景。这是一个直观了解达芬奇晚年生活、展现文艺复兴文化艺术的“教科书”。城堡中随处可见身穿中世纪女仆服饰的女讲解员,她们为前来参观的小学生们答疑解惑,与他们互动。她告诉孩子们自己就是当年达芬奇的厨娘,可以回答他们关于这段历史的任何问题。

从达芬奇的日常生活走出,来到城堡的一楼,展现在眼前的是天才达芬奇40件精巧绝伦、不可思议的创作发明模型。当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以至高的礼遇接待达芬奇,任命他为“首席画家、国王的建筑师、工程师”,给予他王子同等的薪俸,资助他完成作品。他用生命的最后三年,在克洛吕斯城堡中进行了天马行空的创作,硕果累累。如今的城堡主人通过与IBM公司合作,凭借达芬奇留下的创作草图,用复原的小模型和3D视频,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五个世纪前仅存于达芬奇笔下的40件机器:第一台坦克、第一辆汽车、转动式桥梁、直升机、降落伞等等。驻足于这些作品前,面对艺术家如此的创造力,留给我们的唯有惊叹、赞叹;而对参观的孩子们来说,是一堂难得的启蒙课。
从城堡走出,阵阵花香鸟鸣随着流水,一块占地5公顷的达芬奇花园展现眼前。达芬奇曾经说过大自然给予了他所有的创作发明源泉。城堡主人充分利用这个天然的博物馆,将达芬奇的20件发明创作的大型可操作机械散布在林间:直升机、坦克、转动式吊桥、水车等等都吸引了游客们前去体验,孩子们的欢笑声、惊叹声不时传来。另外,公园里还将达芬奇40幅大型作品的细节影印在3至4米高的半透明布幕上,并在8个作品旁配制了法语、英语、意大利语等多语种的自动讲解器。只需轻轻一按,就可以一边沉浸在达芬奇的世界,一边在每一片树叶、每一株青草中寻找灵感。

跟随公园带有中世纪特色、锈色镂空字体的指示牌,我们来到了《莱奥纳多植物园》。这里是达芬奇自己的小花园。细心的城堡主人在这里种植了在达芬奇素描、草图和绘画中出现过的各种植物花卉和草木,保留了卢瓦河谷沼泽湿地特有的生态体系,其中的一条小河以及河上的一座双层橡木桥让植物园变得更加完美。这座桥是根据达芬奇设计的草图制作的,其中的三角形结构至今还广泛运用在桥梁设计中。置身植物园中,我们似乎可以像达芬奇一样在高大的树荫下漫步,体验大自然的清新,观察清晨与黄昏时升起的神秘暮霭。
值得一提的是,在达芬奇公园里还保留着当年的鸽房。这座十五世纪建筑外呈方形,内成八角形,以砖石、石灰华和灰浆等材料建成,里面有1000个呈L形布置的鸽室,鸽房外部三分之一处还有一圈由突出的石块砌成的腰线,用来防止猛禽的侵犯。这座中世纪的鸽房曾经是城堡重要的财源,除了鸽肉和鸽蛋,内部堆积的天然肥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所以,城堡主人说,可以从鸽房的大小来判断主人地位的高低。

一座城堡、一个大自然博物馆讲述着达芬奇在卢瓦河谷的世界。当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正是通过克洛吕斯城堡的地下密道,从不远处的昂布瓦兹王家城堡前来拜访达芬奇。他之所以资助达芬奇,只为能有幸聆听到对方的话语,与他交谈。也正是国王的热情款待,让大师终于放下羁绊,进行自由的想象、思考、创作,结下了与法国的深厚情缘。这也是为什么在他弥留之际,他希望身后也能常伴国王。最终达芬奇安葬在了昂布瓦兹王家城堡的圣·于贝尔礼拜堂。达芬奇将他最后的思想光辉和精神遗嘱留在了法兰西领土上。而这些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达芬奇语录也都镶嵌在了克洛吕斯城堡中每个展区的墙面玻璃板里,让大家放下脚步去细细体味艺术、科学与人生:“画家与大自然角逐,与大自然匹敌。画家笔下的神圣,将一己的精神转化为神性。” “鸟类不过是经由数学方法进行操作的有机体。所以懂得计算的人类也大可重新设计飞鸟的移动方式,其功效固然难以与鸟儿抗衡,但我们求的只不过是平衡的能力。所以说,尽管这项由人所创的工具少了鸟儿的灵魂,但我们只需要根据人类的灵魂,为之赋予这项欠缺即可”“年轻时就应未雨绸缪,为老年时期做准备;你若已知长者的粮食是智慧,那就应该把握青春努力求知,让自己年老之时没有匮乏之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