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为何建筑工人后继无人  > 正文
城乡统筹面临用工成本上升问题
发布时间: 2013-08-1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厉以宁(图片来源:互联网)

厉以宁: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现在的农民工跟上一代农民工的特点是不一样的,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

第一,学历比较高,因为他学历比较高所以都想找能够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工作。现在农民工高中以上学历的占67%,大部分是高中毕业,所以他们不愿意干搬运工、保安、餐厅服务员、清洁工这些工作。

第二,工资已经不再是所考虑的唯一条件,老一代农民工不一样,只要城里的工资年收入比他在乡下种地年收入高他就会出来,现在工资绝不是唯一的要求,根据一些调查,很多农民特别是城郊农民的家庭都比较富裕,他如果在城郊,他在家里的蔬菜大棚干活所得到的收入要比进城打工多,为什么还要出来呢?主要是学到技术,为长远考虑,所以他们并不主要考虑工资问题。

第三,东中西部农民工工资差距在缩小,以前工资差别是比较大的,现在就比较小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10年第三季度外出务工人员的月收入,差别是不大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他就想如果我要打工何必跑到沿海地区呢?何必去广东呢?我就就近自己开店了。

第四,根据一些单位的调查,一些来自城市郊区和小镇附近的农民家庭,外出的农民工子弟都是独生子女,这个调查有一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住在偏远山区的农民工可能是家里孩子比较多,住在城市近郊、住在小镇上的很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出来工作就要挑了,城里的一些独生子女的习惯,啃老现象在这里已经发现了。《人民日报》登了一个消息,一个40多岁的农村妇女在城里干,她有一个儿子,怎么也找不到合适工作,她就养着他,她的孩子不同意你养我,我是暂时的,我还要找工作。

关系到用工成本上升的趋势,这次用工成本的上升是这样的,生活费上涨在前,用工成本的上涨在后,所以用工成本的上升是合理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广东调查时农民跟我们讲,十年了工资都没变,该不该涨?所以他们有这样的理由,是对的、合理的。而且用工成本的上升是刚性的,只要上去就不会下来,物价再低也不会下来。

因此,现在的工厂,特别是大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要招工的话除了工资以外必须有企业的福利,那就要问福利有多少?管吃管住吗?回去给探亲路费吗?医疗怎么样?福利也是有刚性特点的,能上不能下。所以说,在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是一去不复返,到现在还没有到高价劳动力时代,但至少想回到过去不是可能的。

这样对企业来说将加速企业的转型,企业将加快以技术代替人手的速度,这就表明了职业技术教育有广阔的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在考虑成本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路费和外地生活费,他们还懂得一个道德,夫妻分居的成本也要计到里面。这对我们研究有什么用处呢?这样将阻碍城镇化的进程,因为城镇化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农民就业问题,农民就业问题现在出来了,一方面是简单劳动力奇缺,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干这样的工作。

我根据调查提出一个观点,用工成本上升将加快城镇化的速度,不会起到阻碍的作用,长期来看是起加快作用的。首先农民工自己就感觉到要学技术,有技术才能找到工作,所以宁肯在技术学校里再学一段时间,既然有比较好的高中底子,还是要学一些实用技术。这样对技工的需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个量非常大,会鼓励他们学习。第二,有些企业正在转型,它转型是为了发展,转型以后技术质量提高了、沉淀质量提高了更有利发展,在现在的水平上不可能大量吸收劳动力,将来城镇化吸收劳动力应该是转型后的企业,所以用工成本上升可能是加速城镇化的一个途径。第三,对我们今天来讲,一些农民不愿意打工,但不等于不愿意进城,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势头不会减弱。所以我说,固然有阻碍城镇化的可能,这是短期现象,从趋势来讲将会加速城镇化。

蓝领工作的工资比白领工作工资高在西欧国家是正常现象,在德国一个建筑工人的工资是3000欧元一个月平均工资,半工时的文秘是2000欧元一个月,所以中国遇到了技工工资高,应该说这属于经济发展正常现象。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