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北京消逝的古代建筑  > 正文
华新民: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
发布时间: 2013-10-11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网络配图

1954年华新民出生于北京。大学毕业后,于1976年文革结束之前远走法国巴黎生活,后去香港,1990年初随丈夫回到北京。

1997年夏天,沉浸在天伦之乐中的华新民忽然发现北京已在大规模地拆除胡同,她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了解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后向北京市和中央领导上书,希望停止拆除胡同。同年秋,华新民开始只身细致地在正被拆除的劈柴胡同和史家胡同一带进行调查,观察四合院建筑的现状和了解居民的想法,并把调查结果形成文字向北京市政府领导上书,呼吁停止拆迁并对北京古城实行整体保护。

1998年3月9日,《中国改革报》以《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北京》为题,对华新民的呼吁进行了专题报道,文章中大篇幅地引用了她给政府领导的上书内容。

1998年3月初,美术馆后街22号院的房主人赵景心邀请华新民到他的被画上“拆”字的明代四合院来看一看。她带上了《中国改革报》的记者同去,之后该报打响了美术馆后街22号院保卫战的第一炮,带动了媒体的普遍关注。22号院在两年多当中成为华新民与舒乙、王军和方可等文保人士的“根据地”。在这两年多当中,华新民竭尽全力通过各种渠道试图制止对该宅的拆除,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曾大量见诸于报端的呼吁唤醒了不少民众的文保意识,很多后来加入文保行列的人士都对这座宅院记忆深刻。

1998年3月27日,《中国改革报》刊登了华新民写的《采访拆迁户纪实》,文中她以柔和的笔调叙述了自己在劈柴胡同等的见闻和感触,文中写道:“老城这儿有真正的北京人,……他们伸手可以摸到天空,打开门可以听到别人说话。这儿到处都有故事,墙外有邻居的故事,地下有先人的故事。胡同人踩在胡同里走时,可以深深感到自己的‘根’,胡同人站在胡同的墙边时,可以深深感到墙与墙之间空气中的人情。在世界的大都市里,北京胡同的墙是最温暖的!”从一开始,华新民就把北京人和北京的传统建筑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认定自己的使命是要保护北京的文化,而非单纯地保护传统建筑。

2000年春,华新民在《天涯》杂志和《中国新闻周刊》上发表《重返劈柴胡同》,呼吁保护北京古城。此文流传甚广,也感人至深,很多年轻人写信告诉作者他们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把它读完的。

2000年春天至初冬的半年多里,为了抢救位于广渠门内大街207号的曹雪芹故居,华新民想尽了一切办法:联系红学会和市政协、约见拆迁办总指挥、与为曹氏故居多次呼吁保护的记者王军一起去见红学家,并给政府写了近20封信。她与战友们的努力虽然最终失败,但她执著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2002年初,某开发公司开始拆南小街以东的大片胡同,华新民眼见拦不住一期拆迁,便立刻着手与一位年轻助手一起,对还未起步的二期所涉地段进行地毯式的调查:把那里大量的好四合院逐一拍摄下来,再加上文字说明,然后递交给市政府领导,希望根据所反映的情况取消二期拆迁计划,整体保护南小街以东的胡同。此报告虽然没有达到华新民所期望的整体保护,但是政府因此修改了原规划,保留了新鲜胡同的一段,并且促使文物部门到旧城所有“危改区”进行好四合院的调查,由此产生了“保护院落”名单的制定。

2002年8月,经华新民的奔走,慈禧弟弟府第桂公府的跨院被列为保护建筑,但有关批文还没有下达就面临被逐步拆除的险境。华新民得知后赶到现场,向居民借了一个小板凳坐在院中,等待拆迁队伍的到来。民工扛着镐来后,她要求他们离开,但队伍随之又返回并上房狂拆,华新民于是把区建委领导和110警察呼到现场,经过几个回合后终于制止了。当时的情景被文保人士拍摄下来之后,由中央电视台做成节目播放,在社会上起到很大的反响。

2002年秋,西城复兴门内大街南侧的察院胡同和文昌胡同一带贴上了拆迁公告。华新民在危急当中拉上同样酷爱北京的职业摄影师叶金中先生,每天从早晨到傍晚,挨门寻找现状好的四合院,在极短的时间内做成资料上递市政府并起到了一定作用,拆迁因此被暂时搁置。

2003年1月,华新民和叶金中把在察院胡同一带拍摄的照片,和其后在东城史家胡同一带及南城部分四合院里拍摄的照片,集中起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名为“留住四合院——北京之魂”的摄影展。华新民在展览大厅以“敲开四合院的门”为题所做的前言板上写到:“平常大家触目所及的都是敞开门的‘大杂院’,而四合院的门则大部分都是关闭着的,已经是轻易所看不到的了。我便决心把它一扇扇地敲开……”展览会反响极大,有几十家媒体做了相关报道,但也受到开发商的干扰。该展览和相关文字呼吁最终起到实际效果,再加上谢辰生和徐萍芳等老专家的努力,文昌胡同一带和史家胡同一带成为新增加的保护区,后来又影响了北京2005年新总规的制定,使相关部门做出了“旧城整体保护”的规定。

2003年初至2004年底,华新民尽全力保护由于金融街项目而面临拆除的一些胡同,并在发现已不可能对相关胡同整体保护之后,便做最大努力试图把已定的一些“保护院落”抢救下来,尤其是现状非常完美且历史悠久的孟端胡同45号院(果郡王府遗存)。为此她一直不断地各个政府相关部门写信、打电话,找媒体。她约见开发公司董事长,她与在宅院里面居住的部分居民(均为有良知的高级干部子女)和中直机关负责房地产的同志共同坚守。她的行动得到了文物界老专家谢辰生和历史学家梁从诫等人的全力支持。当孟端胡同45号院最终于2004年12月以所谓“迁建“的名义被拆毁之后,华新民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悼文,文中所流露的悲痛令很多读者唏嘘。此文传播甚广,再配上了拆前拆后的对比照片后更是令人感到震撼。

2003年春,景山公园东侧的“三眼井胡同保护区”面临以修缮为名义的大规模拆迁。华新民找到北京市规划委,希望有真正的民意调查和各方的沟通。市规划委表示同意后,华新民联系众业主填写调查表,促成了有业主代表、她本人、规划委代表和开发商的沟通会议,以相对民主和透明的方式阻拦了拆迁计划。虽然2005年开发商携更明显的商业计划试图卷土重来,但由于有两年前的工作基础,再加上文物界老专家的努力,三眼井商业开发项目至今搁浅。

2004年冬,华新民因意识到任何一条历史街巷和所承载的文化都不可能留存在被卖掉的土地上,开始认真研究半个世纪以来的相关法律,尤其是关于老宅土地产权的法律,然后在《南方周末》上发表文章。她试图通过普法来遏制各地方政府出让历史街区和历史城市的土地的欲望,并至今在孤身一人地做着这种努力,2007年又陆续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三篇相关文章。

2006年至2007年,华新民发表了《祖宅故事系列》(《新地产》和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促进了社会上对四合院主人的关注和对北京文化整体保护的思索。她在此之前发表的《北京三条胡同的消亡》(《华夏时报》)、《法国诗人和老北京》(《人民日报》)、《写给叶嘉莹教授的一封公开信》(《南方周末》)和《请留下最后的老北京》(《新京报》)等数篇文章,及译文《向拆房者宣战》(注:法国作家雨果170多年前针对当时法国各地大肆拆毁文物建筑所作),也都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年轻人。

2007年华新民提出“四合院客人屋”计划(由北京电视台和北京的英文杂志“这里是北京”报道),为四合院的修复和北京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华新民向人们解释:“四合院客人屋”不是旅馆,主人不是把自己的四合院腾出来做旅馆,而是仍然住在里面,该四合院仍然是自己的家,只是腾出一两间睡房租给游客而已,就像在世界各地早已流行的“民宿”一样。对于想把四合院恢复得像模像样但又资金不够的房主人,可以先贷款或接受某种资助,再用这种办法赢利后偿还。该计划现已经在初步实施,且国外已有旅游指南加以介绍。

2007年,早已被列在保护范围内的东四八条贴出了拆迁公告,表示要在这里进行商业开发建公寓等。于是在媒体上爆发了一场“东四八条保卫战”,而华新民在该战场上自始至终都是主力,她多次接受媒体的采访,为东四八条的存活据理力争。在华新民认为,这场斗争不单是为了东四八条本身,也是为了已经所剩不多的胡同和四合院的整体命运,何况2005年的北京新总规已经定下了“旧城整体保护。”最后,东四八条的拆迁许可被撤消。

因篇幅所限,华新民多年来的活动不可能在这里全面介绍,但她现在已经是公认的“北京胡同保卫者”,她的事迹被几十家媒体介绍过,曾邀请她做过讲座的香港珠海学院称她为北京古城的“辩护律师”。她和谢辰生、徐萍芳等老专家以及一些北京市民的共同努力,已经令四合院文化的抢救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并给千年古都的最后一部分遗存留下得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希望。

责任编辑: Xingyu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