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正文
“失责”由谁造成?
发布时间: 2009-12-21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在时有发生的建筑事故面前,我们争辩着建筑师需肩负的社会责任,但其中有多少责任是整个社会应该承担的,则往往被忽视了。

前一段上海的倒楼事件是一件比较特殊的事件,由此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引发了人们关于地产开发问题的激烈讨论。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牵扯到多方面的利益问题,又关乎着老百姓的生活,关注者较多,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暂且不管事后的处理结果如何,单就事件发生的本身来看,从中可以发现不少问题值得讨论。从开发商的社会责任说起,当以利益最大化充斥着大脑并作为房地产开发的最直接的目标时,很多事情往往被扭曲了,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会成为口号而被抛掷脑后,取而代之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益最大化、产生更多的可卖的建筑产品。关心居住者的生活环境、房屋品质如何如何不言而喻都成了苍白的空话。且不论近些年来商品房价格一破冲天的飞涨,也不管地产开发中的利益链条的最终受益者的构成,更不管房子倒塌后如何赔偿,单就“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可说的话就比较多。

一个地产项目的运作实施需要开发商、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多个部门配合实施,缺一不可,每个部门都应该有并且要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都应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何在社会责任的高度下做好自己的工作。虽然楼房倒塌后的调查显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问题不大,但笔者想从建筑师角度去谈一下社会责任问题。

改革开放30年,国内城市建设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单从城市面貌上,建筑建设的数量巨大,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然而从建筑设计的品质角度分析,好的作品并不多。很多人把责任推到建筑师身上。的确,我国建筑师制度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建筑师无论在设计能力上、还是整体的文化素质上都有较大的差距;但由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建筑师的社会地位还不能与西方建筑师相比较,在为了社会生存而疲于奔波的经济压力下,中国大多数建筑师很多是在被动的赶生产任务,而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创作。社会地位与被尊重程度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建筑师的社会影响力较低,不能把很多科学的、实效的建筑设计理念贯彻到作品中去,不能有效地影响并促进建筑设计良性发展。

然而,很多设计问题的产生与建筑师的妥协退让也不无关系,地产开发项目中常有,政府投资项目中这也是“家常便饭”。为了得到甲方信任和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不少设计单位对开发商提出的各种要求都是无条件接受。于是导致了设计过程的恶性发展,方案接连修改,施工图画了好几遍,最后建筑被改的面目全非,一塌糊涂。为了多出面积或帮助甲方赚足利益,工作量常常会多出几倍,当初的设计意图已经大打折扣,最后还导致施工过程颇费周折,如果出了问题还要把帽子扣到建筑师头上……

政府投资项目经常会拿“政治任务”的口号来压制设计周期,设计方案经常拿到领导办公会议上审阅,正领导不表态,一群副领导来回揣测,出了一大堆很业余的歪招,折腾数次,当正领导“烧香拜佛”回来终于悟出了“真理”,提出了“大概念”,设计才终于开始构思了,当经过日夜赶图,细致推敲之后,建筑师终于帮助领导完成了大作。施工到大半,忽然领导又悟出了立面的做法、风格,建筑师为了讨回设计费,不得不忍痛割爱,把自己潜心研究的作品按照领导的意思动“大手术”。完成后的作品不伦不类,招致不少非议,但建筑师为了能拿到后续的设计任务,还要亲自跑到领导面前竖起大拇指,夸赞领导指挥有方……

当然,社会环境的改变会使不良的建筑设计市场得到改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有更多的有品位的建筑作品问世,建筑师在这个舞台上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筑师被重视程度也会不断提高,不但在建筑设计理念推广上与国际接轨,弘扬建筑文化,提高民众建筑文化素养,也宣传新技术、推广新材料,使建筑设计向着生态、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当然,建筑师在引领建筑设计市场向良性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避免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不顾大局的做法,要从社会的角度更加长远地看待问题,建立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