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用世界语言引领中国设计  > 正文
近现代海归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1-06-0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早期建筑教育者的教学实践和设计思想,推动了整个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进程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由两个渠道组成:一是国内兴办建筑科、建筑系;二是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在时间程序上,留学在先,办学在后,国内的建筑学科是建筑留学生回国后才正式开办的。
    从现有资料看,我国最早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都始于1905年。这一年,徐鸿遇到英国利兹大学学习建筑工程,许士谔到日本东亚铁道学校学习建筑科。他们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建筑留学生。在这些留学的学校中,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影响最大,范文照、朱彬、赵深、杨廷宝、陈植、梁思成(见图1)卢树森、李扬安、过元熙、吴景奇、黄耀伟、哈雄文、王华彬、吴敬安、谭垣等,都先后毕业于该系,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成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主要骨干。

在建筑教育体系上,当时的德、日建筑系比较重视建筑技术,偏重于工程教育,教学计划中硬科学的比重较大。而美、法的建筑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还属于学院派的体系,设计思想还停留于折衷主义的创作路子,强调艺术修养,偏重艺术课程。

通过留学生的自身努力,成长了留学欧美和就学日本的为数可观的建筑学人才,形成了我国第一代建筑师的队伍。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创办了中国近代的建筑教育,开设了中国建筑事务所,建立了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机构,出版了建筑学术刊物,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1923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设立建筑科,迈出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教育的第一步。苏州工专建筑科是由柳士英发起,与刘敦桢、朱士圭、黄祖淼共同创办的。他们4位都是留日回国的,很自然沿用了日本的建筑教学体系。学制3年,课程偏重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有建筑意匠(即建筑设计)、建筑结构、中西营造法、测量、建筑力学、建筑史和美术等。苏州工专建筑科历时4年半,于1927年与东南大学等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5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见图2和图3),这是中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系。

紧接中央大学之后,东北大学工学院和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也于1928年开设了建筑系。东北大学建筑系由梁思成创办,教授有陈植、林徽因、蔡方荫,是清一色的留美学者。学制4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的创办,起因于该院院长杨仲子,他是留法的学者,主张像法国那样在艺术学院中设建筑系,基本上沿用法国的建筑教学体系,学制4年。
正是这些早期建筑教育者的教学实践和设计思想,推动了整个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进
程。

正是这些早期建筑教育者的教学实践和设计思想,推动了整个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进程。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