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建筑界,国有设计院、境外设计公司、民营设计院三足鼎立,在民营设计机构中海归建筑师事务所已经迅速成长为设计的先锋力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一批批的海归建筑设计师回到中国建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和国内主流的建筑设计院抗衡。凭借着成熟、理性、开放的思维,一些谙熟于境内外两套设计语言的海归建筑师已经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当年怀揣创业理想的海归们有些已然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明星建筑师。
     中国建筑市场发展很快,建筑业的项目机会、技术积累都是外国不能企及的。在多年来的实践和积累中,海归建筑师经历着成长和蜕变,创造出大量经典的成功案例。他们架起中国设计与世界交流的桥梁,传输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畅言网推出海归建筑事务所专题,聚焦建筑界优秀海归事务所,采访海归建筑师代表,回顾他们创业的初衷和收获,反思实践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探讨如何使中国设计走向国际化,提高中国建筑师的国际地位。

能量与动力——海归建筑师被国际建筑界认知

走出去的中国建筑师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在全球化的文化浪潮中,中国的建筑艺术正逐渐融入,海归建筑师正在崛起并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光环背后,是另类的精彩

当前的中国还远远达不到人才过剩的程度。尽管“海归”们的举手投足常常鹤立鸡群,但他们把在发达国家学到的专长毫无保留地带回了“家”,这是不争的事实。

海归派建筑师在夹缝中崛起

建筑的“洋风东渐”一直是近代中国不可忽视的现象。在本土建筑师对“洋设计”大发感慨时,其阵营中特殊的群体——海归派已经为行业内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反思理想与现实:海归建筑师访谈
齐欣:“守株待兔”的超然智慧
海归建筑师走了一个捷径:建筑学是从国外传来,而我们有机会去国外取所谓的“真经”,想把设计拉到国际时钟的正点上。
   
在场建筑:在寻找中成长与前行
不论在国外接受怎样的价值观念,我们相信自己有思考的能力,看看设计这件事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有可能被如何解答。
都市实践:实践是我们批判的工具
在美国的工作生活虽然舒适安逸,却无法引发我的激情,终于在1994年,我带着积攒多年的梦想飞回中国寻找创业之路。
   
董功:躁动的时代建筑师需要沉淀
我觉得在西方对建筑的教育,他们更多的是注重思考的方式。你怎么理解,设计是怎么回事。而不是说你这一个图怎么画。
白林:以建筑思想家为目标
海归建筑师的优势在于懂得中国国情和具备国外先进理念,但生存状态比较艰难,不能把国外设计方法生搬硬套到中国来。
   
徐甜甜: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独立的气质
我觉得中国的建筑师很了不起,库哈斯曾经说过中国的一个建筑师能顶好几个国外的建筑师,他们的知识广阔,反应速度快。
他们是明星:海归中的领军人物
马清运:天生就是建筑师 王昀:白色•方体•个性化 马岩松:要做“建筑教父” 余立:让建筑师职业在中国生根
海归为中国建筑界带来什么

建筑师职业越来越被关注

自古中国并没有建筑师这个职业,“建筑师”名词也是由日本语言学家翻译而来。从世界建筑的角度看,现在国内很多事务所都很国际化,不仅有诸多的外籍设计室,讨论项目时还都能用英语交流,如吴钢主持的WSP事务所、马岩松主持的MAD事务所、马清运的马达斯班事务所等。

近现代海归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

通过留学生的自身努力,成长了留学欧美和就学日本的为数可观的建筑学人才,形成了我国第一代建筑师的队伍。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创办了中国近代的建筑教育,开设了中国建筑事务所,建立了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机构,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海归建筑师:带着国外理念怀着平和心态创业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时,曾经感受过很多建筑学大师的风采。他们宽广的视域、渊博的知识,都让我受益匪浅。出国留学经历的最宝贵的财富应该是充分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和激情。”200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获得硕士学位的赵菲菲,目前供职于北京一所建筑设计事务所。
海归事务所实践新作赏析
海归建筑师眼中的中国建筑现状
 

张华:中国建筑设计走向多元化

建筑设计虽然还没有跳出现代主义的圈子,但在继承和批判的时候,加入了很多多元化的思想。同时技术手段发达,为建筑师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

朱锫:警惕形式主义的中国风

现在兴起的这些中国风建筑,可能一部分源于对传统建筑的某种情结或留恋,所反映出来的是对旧建筑的全盘仿制,或者是在形式上的重复。

张永和:出色的建筑师不一定都是“海归”

国际建筑界对中国建筑有很大误解,普遍把中国建筑描述成两种样子;一个是少数国际建筑名角做的精彩建筑,一个是以设计院代表的大生产建筑。

马清运:中国目前的“大师潮”非常危险

我虽然推崇国际化,优秀建筑决不是对建筑的单方面关注能形成的,它是社会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目前的‘大师潮’非常危险。
带你走进世界著名建筑学府
英国AA建筑学院 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 德国德绍包豪斯建筑学院
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学院(ETH)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 巴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