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用世界语言引领中国设计  > 正文
海归派建筑师在夹缝中崛起
发布时间: 2011-06-0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对于国外先进文化与技术的借鉴,早在清朝时就有人很清醒地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鲁迅先生对此也曾作过精辟的论述。然而至今一些国人仍然会在某些领域犯迷糊,譬如建筑设计行业,可见知易行难。

《直面建筑设计的“洋风东渐”》介绍了本土建筑师与洋设计在中国这个大建筑工地上的争锋。实际上,有一个特殊的建筑师群体——海归派,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当前的民风国情相当了解的同时,又对“西学”有一定的研究。在这场争论中,他们没有理由被置于本报这一话题圈外。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或者追溯到更早的时间比如圆明园大水法的设计和修建,建筑的“洋风东渐”一直是近代中国不可忽视的现象之一。在本土建筑师对“洋设计”大发感慨时,其阵营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海归派越来越成为行业内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海归派越来越成为行业内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洋风东渐”的四个层面

西方成熟的建筑思想和成就对于我们当前建筑界的影响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简单的建筑风格和语言的模仿,比如时下盛行的“欧陆风”的表象;第二层面是建筑思想的学习。上海新天地之所以能够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主要是因为在设计思路中贯彻了符合世界建筑思潮的“修旧如旧”的原则。学习思想而不是抄袭手法,这样的“洋风东渐”对于我们的建筑界才有积极意义;第三层面是先进建筑技术及其相应的行业成熟度的借鉴。比如北京的锋尚国际公寓和MOMA都是引进国外成熟建筑技术的成功案例。第四个层面是建筑人才的交流。建筑设计是高智力人才密集的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设计水准的提升决定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当前的“洋风东渐”现象与国内外建筑设计人才的交流紧密相关。

海归派VS洋设计

在设计人才的“洋风东渐”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对洋设计的盲目崇拜,认为只有蓝眼睛、高鼻子的才是真佛。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市场发现,不了解中国的地理、气候、人文、社会的洋设计师们固然有很好的设计思想和审美情趣,但是未必能完全符合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时候,洋设计作为一张标签,在推广和炒作层面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其真正的设计理念反而被忽视了。这是市场的悲哀,也是设计师的悲哀。

在设计人才的“洋风东渐”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

近几年情况有所改观。越来越多的国内建筑设计师在国外学成甚至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中国这个当前世界最大的建筑设计市场。他们具备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设计思维;有在大型国际建筑设计公司的长期工作经验;了解本土文化;能迅速地将国际先进技术与中国市场需要结合在一起。海归派设计师正在成为当前建筑设计行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方面,海归派建筑师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盲目崇洋的心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海归派;另一方面,很多大型国际建筑设计集团更多地依仗本土的海归派建筑师,以期更为迅速而有效地开拓和占领市场。

北京珠江公司的负责人认为,海归派的朝气、活力对建筑设计行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比如他们选择北京五合作为合作单位,其原因就是在于其海归派建筑设计师为核心团队的公司能够给珠江的系列项目带来更多的设计创新。“就象很多消失的词汇一样,‘海归派’这个名词有一天也会成为历史。但在这个迅速变革和创新的时代,海归派的崛起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北京五合总经理刘力博士这样说。据了解,他们一批归国建筑师正计划组织成立一个海归派建筑师俱乐部,以求在建筑设计行业发挥更大的力量。

归国建筑师正计划组织成立一个海归派建筑师俱乐部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