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用世界语言引领中国设计  > 正文
王昀:白色·方体·个性化
发布时间: 2011-06-02   来源:网友抹茶夏天i投稿 

“以前我们开理发店,现在我们可以美容中心,就是一个过程。就像以前我没有钱去理发,一个单位的领导集体塞到一个发廊里去剪发,理发师把所有人的头理成一样的头。如果我自己有钱的话,决不去找那个理发师。中国建筑个性化需求也会开始。”

把每一个当成作品

第一次见到王昀,颇有细剧性的是在购物的商厦里。有点灰白的头发,瘦高、姿态谦卑、黑衣、黑边眼镜,有点日本男人的冷酷气质。在这之前,只看到过他在中国独立建筑师八人展上的作品。他的方体空间工作室租了位于北京西站附近建工集团15层的一间办公室,内有很多硬纸板做的模型,办公室里正有几个人在工作,零乱有章。

王昀和北京石景山的关系似乎比较密切,除了正在建的石景山财政局,最近的庐师山庄会所颇受业界关注。他从东京大学读博士归来,首先选择到北大建筑系带研究生,同时成立了一个很纯粹的建筑设计工作室“方体空间”。白色“方盒子”正在一个个建成,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王昀的作品中,体现的是对人的居住模式的思考。在日本留学的十年间,王昀走过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研究聚落的问题,他甚至把聚落的研究看作是建筑师的牛奶。他认为“无论是爱琴海边蓝白相间的小房子,还是中国西北的土窑洞,都融入了独特的文化因素,都是当地人当时最舒适的生活空间。”王昀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八十岁还在画草图”。

建筑师王昀

采访在一个公用的大会议室里进行,谈到对作坊式事务所有什么想法,王昀说:“这需要一个引导,一个东西的产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小型事务所在国外非常多,实际上恰恰反映了中国社会个性化需求的开始。中国社会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个性化,建筑师作为个性化职业的开始,现在慢慢得到大家认可,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王昀认为为中国建筑如果要出好的作品,有一些个性化的小型事务所出现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小的事务所这种努力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做法,甚至法律上都不保护的状态,需要正确引导。很多开发商因为设计资质的问题,说你做完方案后,却没有资质的话,就把创意拿走,这种也是很多的。”但是王昀说自己比较幸运,倚仗大型设计院,合作也非常融洽。

王昀表示,“我回国4年,感觉变化很大。这是可以期待的一件事,中国个性化事务所从无到有,是要得到大家认知的,需要我们这样的小型事务所认真努力地做好每一个建筑,把每一个当作作品,而不是当做生产来做。如果都这样的话,中国的建筑就会变得很好。正是因为你没有项目,每拿到一个项目,就会很珍惜地去做。就像你会把它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关照他,不会像有的人家几十个孩子,丢了一个也无所谓。”

方体空间

王昀办公室有个正方体的玻璃模型,互为直角插上三张名片,互相映照,形成一个正方体的名片模型。他还带记者看了摆在展览厅内,正在建的几个建筑项目模型,正在盖的有百子湾幼儿园及学校、石景山财政局等等,最近由他设计的庐师山庄会所和两栋别墅都已盖成,因纯现代的线条和方体倍受关注。最大的特点就是白色、方体。

王昀的家是北大分给他的配给房,他把60平米做成了“极小城市”,白色、聚落元素在这里浓缩。一面白墙,专门用于放映DVD。原有的平面是一个普通的三室一厅,王昀将其作为一个投射意识空间的封闭场所,通过几何学的手段,将四维状态呈数量状态的意识空间投射到三维的封闭空间中。打开正面的推拉门板,白色的方形空间出现,四处摆放着方盒子,可以坐可以登可以靠,还有几件柱形和锥形的摆件,也是纯白。王昀说,白是他最喜欢的颜色,最纯净也最丰富,最直白地回应天色或灯光的变换。当人进入,色彩和肢体动作立刻加入,白自然就退为了背景,最忠实地映衬着人的行为。没有二楼,却有个楼梯,探访聚落研究很多年,王昀对希腊海边的岛屿聚落情有独钟。小路、窄梯、平台、院子,便于立体穿行的白色迷宫式聚落在他的头脑中留下丰富的记忆,那里无所谓室内室外,多变的衔接方式模糊了家里家外的概念。

从这个家就可以全部看出他对建筑的追求。王昀把事务所起名为“方体空间”,他说,“刚回国时感触很深,正好赶上国内欧陆风的尾声,另外一个很多人认为方盒子不好,可是我认为建筑还有更本质的东西。我想方盒子里面是否可以做得有意思,方盒子看似平常里面都非常有趣味。这一点是我要想探索的。方体是作为设计基础的模数,而空间则是对比例的探求。”

建筑师王昀

王昀曾经做过一个被称作善美办公楼的前厅,设计时将原有办公楼施以黑灰色,并与周围的住宅楼共同形成围合,增建门厅采用单纯的几何形体,运用摆放一个微弯曲方筒体块的方法使门厅成为小广场的视觉中心,白墙上镶着一个高2M的黑色铁门,视觉对比强烈。

王昀在日本生活了10年,回国前,已经在日本做过两个集合住宅,都是他一贯的方体风格,也是白色。他说出国前看日本的建筑杂志,做工精细,对细节很关照,当时又是后现代流行的时期,于是去了日本。 “我认为日本建筑比较东方化,似乎能找到一种关系。” 他说,“所有我认同的元素会在作品中阶段性体现。”

个性化

王昀认为建筑师的确是个人化的职业,但不认为是英雄主义。他认为做建筑有社会性,跟社会整体有关,但一个建筑师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相反,是因为有一个一个的建筑师,每个人都在这样做的集合,才去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不可能超越。

我认为真正好的建筑,跟其它的文学艺术是一样的,人生每天生活在艺术中,是人生最高境界。那你听着音乐,穿着好的时装,住在一个艺术性的房子里面,这是人最终的追求。从这一点上说,做为建筑师,应该成为一个很个性化的职业。

建筑师王昀

虽然以前我们认为穿衣服不需要时装设计师,以前我们认为剪个头发,找个理发匠就可以了,现在我们去理发,肯定不是普通的理发老头,人家至少是一个专业的理发师,人认识到这点之后,是在进步。以前我们认为,盖个房子就OK了,有住就行了。现在需要一个建筑师来设计一个房子,那是人对事物认识的一个深化的,人的感觉变得细腻,个性化的职业有生存的余地,否则就组织一个集体创作小组完成任务了。我对集体创作的东西判断不出来。故宫好不好?样式雷家族就是因为个性化才有了故宫,但决不是集体创作的结果。”

王昀认为大众的判断力是有限的,它要受某些东西来引导,“能够有判断力的群体,任何时候都是少的。有的建筑师是因为某个建筑出名了,并不是他做的所有建筑是成功的作品,但是大众的判断并不是这样的,他会认为,你出了名了,做的建筑一定就是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师如果出了名,自然他的客户会关心,会有一定的关系。有名的建筑师也有差的作品,没有名的建筑师也有好的作品。只是这个时候大家选择了这样的判断,那个时候选择了那样的判断。但我认为,不管别人的判断,好建筑永远是好建筑。”

建筑师王昀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