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随着第六位日本人伊东丰雄获得2013普利兹克建筑奖后,日本建筑再次成为世界建筑界的焦点,20世纪初开始的日本现代建筑,选择了"吸收-建构-生成"的发展之路,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的日本建筑,如今终于成为世界建筑舞台上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日本现代建筑之路
日本第一代建筑师

日本先锋建筑师

日本新一代建筑师

谈日本现代建筑

传承与发展
对于文化,日本会在不放弃原有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加以吸纳和循环利用。这种善于消化文化的能力也体现在建筑中。如在英国人孔德创立了日本的建筑教育以后,他们会设计出严格古典式样的欧式建筑,但是比例尺度还是日本的。

建筑师承
除了建筑本身的传承,日本建筑师之间的师承关系也是非常明晰的。东京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两条脉络,囊括了绝大多数的日本现代建筑师。相对来说,东京大学体系下的建筑师延续了柯布在二战之后面向大众的建筑风格,而东工大则吸收了柯布二战前的抽象的建筑风格。

建筑与生活
日本现代住宅在严格的建筑法规和苛刻的地形限制之下,根据业主的实际生活需要,形成了现在日本建筑的千姿百态,其实都是建筑师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传媒与建筑
日本建筑媒体对于日本建筑的宣传和推广非常具有针对行,他们充分理解了当时当地日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建筑,并且引导日本建筑在正确的路线上发展。媒体与建筑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日本特色建筑
小住宅 大空间: 日本现代住宅在严格的建筑法规和苛刻的地形限制之下,根据业主的实际生活需要,形成了现在日本建筑的千姿百态。日本建筑师想象极为丰富,并善于在局限性很大的地形里运用巧妙的设计手法,改变局限,创造出另人惊喜不断的空间。

改建、再生建筑: 建筑是城市文明的物质载体,从旧建筑身上,人们能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脉络。如何对待旧建筑,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主流理念乃至文明程度。作为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日本在建筑再生方面起步较早。另外,因为日本国资源匮乏,日本建筑设计师更重视将低碳、可持续性、低能耗等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