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建筑形体构思源于一方顽石,一条“路”自南向北将顽石分为东西两半,确定了建筑总体的功能分布:西部分为展览功能区,东部分为后勤功能区,“路”为参观的主轴线。
整个建筑如一方石块,平静地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蕴含万千,含蓄内敛。石块已被凿开,隐喻着辛亥时期英烈们开天辟地的勇气和艰苦卓绝的历程。
纪念馆的外形比较有个性,外形是方正的建筑,在如今追求另类风格的建筑中有点特别。据记者了解,当时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在进行院内的方案选拔时,对目前的这个方案持有几种态度,由于此方案属于个性强的建筑,适合于岭南的遮阳、通风等要求,在经济适用性上也处理得比较好,因为方正的建筑经济适用都较强。最后黄捷院长定论,此方案能突出辛亥革命纪念馆的要求和特点,决定深化并报送此方案,最终成为中标方案。
此方案的建筑外形虽然没有太多的变化,简洁而纯洁,却在建筑语言上诠释了辛亥革命的艰辛和奋进,在细节中表现文物建筑的含义。建筑材料主要用石材和花岗岩,显得厚实和厚重,纪念性很强。
为了突出建筑中心,建筑内部设计了一个圆弧内院,圆心即为中山先生纪念雕塑,丰富了建筑的竖向及形体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