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来增祥教授:地铁站个性化是一个重要标志
发布时间: 2012-09-04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图片来源:互联网)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来增祥

来增祥,1960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建筑学专业,获俄罗斯国家资质建筑师。

现为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联合公司室内设计研究所所长、并担任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室内外环境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高级顾问、上海市人民政府建设中心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教学工作以及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工程实践。

主要完成项目:上海一号线地铁新闸路站(建筑与室内设计)、上海一号线地铁人民广场站室内设计、上海一号线地铁控制中心建筑与室内设计、上海二号线地铁石门路站建筑与室内设计、北京天安门广场复八线地铁天东站、天西站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等。

来增祥教授身兼数职,既有教学上的任务,又有工程上的设计任务,还有许多社会职位,因此采访来教授颇费了些周折。来教授建筑设计的领域很广,不过,最突出的要数地铁工程。因此,我们请来教授谈谈现代地铁室内设计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地铁交通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在现代大城市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设施。来教授认为,对地铁空间设计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照明好、通达、安全,除此之外还要有容易辨识的方向感,能明确告诉乘客要走的路线。为了更好地满足地铁的要求,可以在建筑设计与材料的使用中,应用一些技巧。如适当使用冷光,可以让地下感觉更开阔、清凉。局部也可以创造些变化,采用高石温材料,也会空间显得开阔。

地坪材料首先考虑的是耐磨性要好,如天然花岗岩、玉质水磨石。顶面材料要达到防水、防火要求。柱面可以使用天然石材、搪瓷钢板、陶瓷面砖,异形加工的陶瓷钢板。墙面材料适合比较大的、通用性强的块材,这样维修较方便。对不锈钢栏杆、石材踏步、围栏、扶手重点要考虑的是维修、施工方便,尽量加大安装型为主的作业,降低湿作业。小块面砖用于地铁车站,就不太适合,因为维修起来不太方便。大块的面砖虽然方便一些,但也不能过大,应以两个人能搬动为宜。

随着地铁建设越来越普遍,对地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未来地铁的建设中,有几个设计手段可能会得到重视。

但针对具体的地铁站,是否适用,还没有确定。因为具体建设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资金状况以及如何分配,这不是设计师能决定的。从建筑设计角度来说,个性化是一个重要标志,表现在地铁站上,就是要体现每个站台的不同特点,充分营造出各个站点的独特氛围,以创造出特有的标志。如上海人民广场站可以开天窗,因为有这样的特殊环境。自然光节能、采光好、景致也好,还使人的心理有一个好的感觉。新闸路站则采用个性化的陶瓷面砖。二十一世纪的建筑设施,讲究人性化,地铁车站有巨大的客流量,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设置固定厕所,假如没有条件,至少也要设有流动厕所。

地铁车站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安装屏蔽门,这样有利于安全和节能,使用空调的容积可以相对减少,同时可以降低区间的噪声。

施工工艺将尽量以预制安装为主,产品规格实现工厂化。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