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风浪日渐肆虐和海平面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包括独栋住宅、写字楼,甚至街道在内浮动城市的建造,可以使低洼地区变得更加适合人类居住
在凯文·雷诺兹执导的电影《未来水世界》中,描绘了人类未来的生活场景:地球被一片汪洋覆盖,人类只好生活在漂浮海上的人造岛屿和废弃的船舰上。乍一看,水上屋和电影的场景有几分相像。不过,以水上屋为先导的浮动城市会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应对城市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及人口拥挤的挑战。
应对海平面升高的挑战
在过去的100年里,海平面升高了大约20厘米。根据联合国气侯变化问题专家组估测:到2099年,海平面还要再上升18到59厘米。海平面的升高将会给孟加拉、中国和埃及等国地势低洼、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三角洲地区带来毁灭性影响。
有史以来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乡村人口。预计在21世纪,城市人口的比重要进一步达到70%。世界上最大的15座城市有11座是建造在沿海河口地区。其中最大的两座是上海和孟买。海平面上升会给两者带来灾难性后果。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单就印度来说,到2030年将会损失1000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影响多达15万人口的生活。
鉴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可预期,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围海造陆都不是可持续的应对之道。DeltaSync公司认为浮动城市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对于像荷兰这样的低地国家来说,较之不断加高堤坝,建造浮动城市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替代性选择。像水上屋就可以随着水位变化相应上升,无需任何改动或是重建。水上屋的安全性也更好一些,因为堤坝可能被冲毁、开裂,从而引发毁灭性的洪水灾害。
浮动城市也是应对人口膨胀和城市拥堵的有效解决方式,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用地空间。纽约市独立预算办公室旨在为公众提供客观公正的预算信息。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2009年,该市所有中学生中,几乎有50%的学生学习环境过于拥挤。浮动城市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土木工程专家德格拉夫说:“浮动城市有着广阔的未来。在高密度人口地区,它既增加了城市利用空间,又不会加重洪水威胁。”
自给自足的水上屋
世界上的第一座水上屋在鹿特丹建成。它是应鹿特丹市减排50%二氧化碳的环保目标而建,可以确保鹿特丹适应未来气候变化、保持城市发展活力。
鹿特丹的水上屋被用作展览馆和接待中心,集中向世人展示鹿特丹市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和能源监管的情况。该水上屋有12米高,建筑面积有4个网球场大小,可以容纳大约500名游客。它还建有露天广场和圆屋顶,以及一个可以容纳150人的观景台。
水上屋不仅为鹿特丹提供了新的地标性建筑,而且向世人表明了鹿特丹人民在可持续性发展和改善气候方面的努力。可以说,水上屋是荷兰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见证。水上屋令人印象深刻,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水上屋的建造采用了许多创新性技术。为了使建筑整体保持最轻的状态不会下沉,在建造中采用了5层聚苯乙烯泡沫,而且圆屋顶是用ETFE膜制成,这种透明材料要比玻璃轻100倍。最外层附有混凝板,可以防止海水的侵蚀。随着海水的涨落,水上屋也会随之自动调整,这使得水上屋可以很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水上屋还应用了热能储存系统。该系统利用水层作保温层,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保持能源及热水的可持续性供应。用水是通过雨水收集或者从海水中汲取。水上屋利用太阳能及地表水在能源和水资源供应方面实现自给自足,甚至厕所用水也将由其自身系统进行净化。
此外,水上屋可以适应不同环境。工程师巴特·罗芬解释说,普通房屋只需根据固定环境进行设计。但在设计水上屋时,考虑了不同的地理环境。水上屋可以做到在多处地方停泊。从技术上看,将水上屋建成三四层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土木工程师的德格拉夫目前正在与纽约及其他城市的官员进行会谈,他们正在开始一项数据收集研究,以便对不同城市的水文特征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浮动城市是未来愿景
水上屋这一开创性的举动只是众多浮动建筑的先导,未来还会有浮动城市的建造。目前,从事水上屋项目的不仅仅是DeltaSync公司。从事城市规划和建造的“水工作室”也推出了称为“新水域”的水上屋项目。该项目正朝着“与水共生的新关系”目标迈进。据“水工作室”公司建筑师科恩·奥瑟斯透露,该项目被授予2009年世界建筑新闻奖,而且是“建筑住宅的领先项目之一”。该项目共计建造1200套住宅,其中大约有600幢将会是浮动式水上屋。该项目的规划区域处于荷兰海拔最低的地区,介于海牙与鹿特丹之间。这块填海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曾经是一排排的玻璃暖房。不过,现在这里被清除一空,为“新水域”项目腾出空间。专家奥瑟斯说:“建造工作将在陆地上完成。之后,我们将毁掉堤坝,让水流进来。”
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将是建造被称为“城堡”的世界上首座水上公寓楼。该水上公寓楼计划建造60套豪华型住宅,还包括有停车场和大型阳台。而“新水域”项目定于2017年全部完工。一旦项目取得成功,他们将向全世界推广他们的浮动城市建造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