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宗:宽人容己,有的人可能只是火候未够,有的人是懒、应付,多点体谅,多点不惜赐教,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很用心学习的后辈。中国以前的建筑是很出名的,现在中国连出名的建筑师都不多,这是很令人担忧的,没办法,中国社会恶性竞争太大,目光短视之人太多,人都是受制于社会环境,只能感叹。
付大鹏:完全没有必要,我只静静观赏,其中优劣,唯心自知。
何磊:我对这些人无所谓,很少关注这些。
薛文君:大部分人是对着图片或者杂志来评论,我想当身临其境时,感受会是不一样的。批评是正常的,但是本人反对片面的批评。批评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不是炒作的手段。
白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在意就好。
任红刚:坚决予以反驳,或不理睬。
张国庆:希望他们能明白“和光接物”的道理。
张建华:每个人的理念多多少少会有些不同,存在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现象,建筑上也应该推崇百花齐放、百家争艳。
张振华:现实中有完美的理论而没有完美的设计,如果想批评纠正别人就请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龚东兴:可以批评,因为建筑行业是学术交流的行业,毕竟也是人无完人,100个人有100个思想,我们还是要追求百家争鸣的。
吴旭辉:每一件作品都有好和不好的方面,不能只看不好的方面,也不能看好的方面,批评是正常的。
周宏莉:我觉得这是情有可原的,与人的性格有关系。别人提出来批评,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有的人说的含蓄,有的人比较直白。其实建筑师听到批评一般不会生气的,而是会思考其中的道理,因为能够听到别人的意见是一件好事。
吕建东:在我看来,有人批评你的作品,至少说明你的作品引起了关注。其实有争议不一定是坏事,很多优秀的建筑一样会被人批评。其实,如果设计出能让很多建筑人,甚至人民大众议论纷纷乃至口诛笔伐的作品,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成功。我并不是推崇争议建筑,而是建筑作品本身就很难令所有人都满意。
李健: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喜欢找出一座建筑的优点和特色,因为每座建筑都倾注了设计者的心血。不过人与人是不同的,我相信批评者也并不一定是恶意的,只是审美不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