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DUO建筑事务所:坚持以创新的态度做设计
发布时间: 2013-09-0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DUO是两个80后建筑师成立的事务所,他们拥有相似的求学背景和职业经历,在国外留学,都曾经就职于著名的英国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在他们看来虽然创业的条件并不优越,但是因为心中相同的理想,DUO诞生了。

畅言网近期采访了DUO事务所两位合伙人,年轻的他们把创办DUO看作是一场艰难而刺激的体验,哪怕会失败也无悔,敢于尝试才是最重要的。“求同存异”是两个人合作的基础,"同"就是对于品质和创意的追求,"异"是在对于方向和问题的理解不同。他们倾向于有创新空间的项目,坚持以创新的态度做设计,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他们精彩的青春。

DUO建筑事务所合伙人:简俊凯(左),姜龙(右)

畅言网:近年来,建筑界比较年轻的合伙人工作室出现的并不多,是什么样的机缘和条件让几位合伙人决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请谈谈事务所创立的故事。这个过程中您有哪些难忘的事情?

DUO:事实上我觉得年轻的合伙人工作室还不少,但很多都在拼博中,有的甚至可以说在挣扎中,能最后出名而让大家知道的并不多,因为这个名气的东西需要太多不同因素集合在一起才能出现。至于我们决定成立工作室的机缘或条件,坦白说,这里面并没有一些特别优越的外在条件去促使我们这么去做,更多的仅仅是因为我们都有着类似的建筑理想,想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建筑和建造建筑,而且可能觉得还算年轻吧,尝试一下未尝不可,哪怕最后失败了也没什么。更何况这个过程本身是一种艰难而刺激的体验。

畅言网:年轻人总是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的,几位合伙人一定有不同的性格和设计态度,大家是如何实现思想的统一的?大家的共同的、基本的建筑态度是什么样的?

DUO:我想引用一句话叫“求同存异”,首先肯定有个同,我们的"同"就是对于品质和创意的追求,然后在"异"方面,就是在对于品质和创意的方向问题上大家的理解不一样。然而项目因为性质不一样,所以设计研究的方向也理应不一样,比如有的项目可以在空间形态上创新而有的项目更适合在功能流线等上面创新,在这里,大家可以选择适合各自长处的项目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会相互请教或讨论等等。

畅言网:就像《中国合伙人》中一样,建筑合伙人中大家在团队中充当的角色以及所起的作用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独特的合作模式或者方法?

DUO:我认为这个情况不一样,事实上我们目前的分工并不是太明显,更多的时候是各自负责带领不同的项目。

畅言网:作为比较年轻的工作室,我们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比较注重哪些方面?我们有自己的底线吗?

DUO:我们会倾向于有创新空间的项目,这本来也是我们开创工作室的原因。

畅言网:工作室/事务所成立以来,承接的项目包括哪些类型?第一次承接的项目一定印象很深刻,请您谈谈其中的故事吧。以往的项目实践有没有存在遗憾的地方?

DUO: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在广东的一个体育中心项目,北滘市民康体中心。是我们通过竞赛得来的项目。我们常常参与公共建筑的竞赛,但因为我们坚持以创新的态度做建筑设计,但持保守态度的甲方毕竟是大多数,所以当得知项目最终胜出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

作品:北滘市民康体中心

畅言网:中国建筑界,有的建筑师设计注重形式,有的擅长某种类型或风格,作为一个开始实践不久的合伙人工作室,通过经验积累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

DUO:严格来说,能形成自己的理念是容易达到的,但如果是独特的理念,这就比较困难,因为这本身要求你对这个社会有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看法,而且是深刻的充满智慧的看法,并以建筑的形式把这种看法表现出来,甚至最后能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这对于很多有理想的建筑师而言,是个漫长的过程。

畅言网:了解到两位合伙人都有在国外著名建筑学院留学的背景,国外的求学经历对您影响最什么的是什么?对于回国后合作创业并开始建筑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DUO:国外求学经历对每个人影响都会很不一样,就我而言,AA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以严谨的态度结合开放的思想进行研究等等。

畅言网:建筑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也在不断科技化,您如何看待比较前沿的设计方法,比如参数化设计、BIM等,我们工作室在这方面有侧重吗?

DUO:我们是很关注前沿的设计方法,并且会热衷于探讨这些方法可以带给我们什么,事实上我当年在AA时从事的就是参数化设计研究,是世界上比较早以parametric(参数化)为课题的课程,记得当时我们还想过如何翻译parametric这个词。但是我们最关心的是建筑本身,就是说前沿的设计方法对我们而言再强大始终只是种方法,并不是我们的目标。

作品:崇文门商业项目

畅言网:作为比较年轻的、新生代的建筑师,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筑师这个角色还可以做哪些事情?

DUO: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本身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比如可以理解为拆迁问题,治安问题等等,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所谓大量低质量建筑涌现的问题。我觉得作为建筑师,要影响这个过程需要很大的努力和牺牲,因为建筑师,尤其是中国青年建筑师,在这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话语权其实并不强,无论你想接受与否,这是个事实。但我们毕竟是这场大变迁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不管多大的困难,建筑师是有义务通过设计质量去影响业主的决策,影响建筑的质量,最终去影响人们的生活。其实这也是我们一向坚持的原则,当然,我们也为这种坚持付出代价。

畅言网:面对超规模、快速的建设环境,西方建筑师的涌入和甲方市场的苛求,年轻的建筑合伙人面对的是更多的挑战,我们如何保持一个清醒、清晰的目标,如何规划自身的发展?希望尝试做什么样的建筑?

DUO:根据过往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我觉得作为我们这一代的建筑师而言,其实在能力上,西方和东方差别并不大,年轻的东方建筑师面对挑战,年轻的西方建筑师也同样面临挑战。超规模、快速的建设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种机遇。至于尝试做什么样的建筑,我们目前不想太过明确的做一个定义,因为这样会限制创作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