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雀巢公司法国总部
发布时间: 2011-09-2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19世纪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铁作为建筑材料,被日渐广泛地使用。但早期的建筑却常常将结构性铁框架掩盖,只露出传统的建筑饰面。梅尼耶的涡轮机房却一反传统,大胆地将框架裸露在外,并与装饰外墙巧妙融合,自然清新地展现了新技术和结构功能的美。在当时,成为工业技术发展的建筑代表,为19世纪的企业留下鲜明别致的记录,并被许多建筑史家推为第一座真正的滑架结构建筑。

2005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片中;个性古怪的天才巧克力制作者兼生产商--Willy Wonka拥有一家同样古怪的巧克力工厂。那是座神秘的工厂,15年来大门紧锁,从来没有看见有工人从大门进去或出来过,可是却能闻到浓郁的巧克力香味。

雀巢公司法国总部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一个被建筑师们评为世界最美丽工厂之一的巧克力工厂,它和电影里的工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座工厂的主人们也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一个世纪前的法国巴黎,到Menier巧克力工厂去,在几座了不起的建筑中寻找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一起去嗅一嗅那午后阳光里的巧克力浓香。

离开巴黎市中心向东,可以看到河边一大片绿色的草地,一座拥有美丽陶器花砖的建筑在水边横卧着,以肤色为基调的暖色系外墙倒映在水面,异常迷人,几乎让人错以为这里是威尼斯城的某一个角落。这里现在是雀巢公司的法国总部所在地,而在过去,它叫梅尼埃尔工厂,而这座建筑,是其中的一座厂房,一座磨粉厂。磨粉厂?没错。因为这里制造的是巧克力。

巧克力源于南美盛极一时的Aztec王朝最后一任皇帝--Moctezuma,他喜欢把辣椒、番椒、香草豆和香料添加入饮料,打起泡沫,盛入黄金杯子品尝。这在当时是只属於宫廷成员的饮料,有“众神的饮料”之意,被视为贵重的强心、利尿药剂。

解说:15世纪,巧克力传入欧洲,被人们视为迷幻药,掀起一股流行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巧克力一直被认为是奢侈品和特殊药剂。到了19世纪,伴随巧克力糖的发明及其日益改善的口味,才使之成为日常消费品,巧克力工业应运而生。

现代的巧克力由可可果种子经脱壳、磨碎后和糖混合制成。传统的生产方式是靠双手或牲畜拉磨磨碎可可豆,如果要生产成吨的巧克力,就得寻求既充裕又免费的能源,那就是能推动磨坊车的水。水车是推动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

以制药闻名的Menier一家因研磨可可豆而致富。他们在1825年买下了巴黎东郊Noisiel的几台老旧水车,并把它改造成磨坊。为了修建磨粉厂,老Menie请来了建筑师Saulnier。Saulnier搭建了四根矗立在水中的基柱,还为厂房设计了铁材骨架,成功创造了工厂所需的巨大室内空间。这一结构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伴随升降机的诞生与钢架结构的运用及发展,19世纪末,以钢铁支架为主体的建筑成为当时的潮流。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书写下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

雀巢公司法国总部

同样在1872年,老Menier请来了建筑师Julies,赋予了巧克力工厂更根本性的变化。他改建成了当时最具创新性的水动力工厂,彻底替代了老版的磨坊。

19世纪中期以后,建筑上钢铁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工厂的应用还要更早10年,但当时钢铁主要都用于支持厂房的房顶。当用钢铁作为全副建筑骨架,这还是第一次。在Menier的新厂房里,什么都离不开金属,窗框、花边、隔墙、楼梯台阶,都用金属制成。

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理,这座巧克力工厂被视作现代建筑的标志性建筑,甚至有人说,它里程碑式的钢铁框架结构,影响到大洋彼岸芝加哥和纽约的摩天楼热潮。而与此同时,工厂所生产的美味巧克力,也使得Menie公司在竞争对手中鹤立鸡群。毫无疑问,在此其中,建筑也在为名牌的打造服务。而这一成功,归功于一个人灵敏的时代嗅觉,这座工厂的主人:Jean-Antoine Brutus Menier。

在《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巧克力的制造过程非常繁复。可可豆需要经过挑选、烘干、研磨、加热、搅拌、熟成、冷却、灌模,才能变成一块完美黑亮的巧克力。同时,整个制作过程必须在紧密的控温系统里进行,一不小心,整锅巧克力就被搞砸了。许多人喜欢吃果仁巧克力,这种巧克力里面是坚硬的坚果,外面却覆盖着浓香的巧克力浆,在老Menie的授意下,Menie工厂的钢架结构,被打造得就好比果仁巧克力里的坚果,坚硬厚实,而覆盖它们的壳呢?却又精美异常。设计师究竟为它设计了什么样的美妙外衣?开创了庞大巧克力帝国的Jean-Antoine Brutus Menier又是怎样一个人?下节回来,接着说。

奇幻童话寓言电影《查里和巧克力工厂》改编自英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家--Roald Dahl的名作。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就很爱吃巧克力,这个瘦瘦的、秃顶的、总是带着一脸狡黠笑容的老头,不仅是全世界许多孩子们的最爱,他本人的传奇经历,也像童话里的人物一样神奇--就像电影里古怪而单纯的MR Wonka,许多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迷倒在他创造的畅快淋漓的魔力世界里。跟RoaldDahl很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境一样,Menie巧克力工厂的主人老Menie同样拥有一样的智慧。不同的是,他抓住的是潮流的脉搏,并服务于自己的产品。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一个“潮人”,他用最潮的建筑去生产和包装他的巧克力。

18世纪麦涅巧克力厂

有一位当代评论家说:陶器是大建筑的艺术品。法国人在像东方人一样意识到陶瓷的装饰作用之后,他们原来苍白的建筑,就变得多彩多样、令人悦目了。除了钢铁支架的出色运用,Menie巧克力工厂还有一个在同时代的亮点--那就是外墙彩砖的搭配及运用。

在工厂钢架的外层,每个菱形结构都被铺上了砖块,就像建筑的皮肤。砖块是双层的,外层用11厘米厚的砖平铺,里层的砖块铺设在对应菱形的边沿上。因卫生要求,里层砖块表面还铺上了灰泥。镶嵌在墙上的陶器花砖,画着可可的花朵和果实的图案,中间是可可花,M代表厂名Menier,也有人说它暗示着工厂机器齿轮的形状。

这一切新鲜别致的设计均在老板老Menie的首肯之下进行,这位激情澎湃的老头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有浓厚的兴趣,他是个自信的共和党人,也是个诡辩论者,同时还是很有漫画天赋的天才,他亲手打造出了自己品牌的LOGO。

在为家族缔造下庞大的巧克力帝国,并一手创造出标志性建筑后,这位才华横溢的大亨死于1881年,他的继承人继承了他的发展和宣传思想,Menie家族的“时尚”基因得到了延续。他的儿子Emile-Justin Menier接管了全部产业。

关于Menier家族,有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值得一说,在1913年,Menier家族买下了一座建在河上的着名城堡,Chateaude Chenonceau,这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建筑,混搭了哥特式风格,因为建在河上而知名。它历代的主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中包括了法国的几君主、皇室贵族和我们曾经说过的Medici家族。

这样一座拥有500年历史的古堡,由这样一位白手起家的巧克力商人买下,当时一度引发了争议。最终,有人拿古堡的外形和Menier巧克力工厂对比,才恍然大悟,都是建在水上,都是精致华美的外墙,它们多像啊!这或许就是Menier家族的建筑情结。回到我们的巧克力工厂,老Menier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产业,并酝酿修筑第二座现代厂房。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建筑与闻名世界的巴黎地标性建筑埃菲尔铁塔竟然是“孪生姐妹”,直至今天,它还被叫做埃菲尔堂。怎么回事?

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Alexandre Gustave Eiffel设计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这一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在700多个设计方案中,艾菲尔大胆采用金属构造设计的方案一举中标。塔高328米,由4根与地面呈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这一建筑象征着现代科学文明和机械的力量,也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

Menier的第二座厂房之所以被称做埃菲尔堂,是因为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起源于1878年世界博览会时。由埃菲尔设计的一个展馆。消息显然是错的,但这个建筑却是一位工程师而不是建筑师的杰作。署名者是工厂总工程师和总经理-----Luoke lesi(罗克勒斯)

与Saulnier的第一座厂房显然不同的是,埃菲尔堂是简单的单层建筑,房顶覆盖着全部楼体,柱子支撑着房顶的重量,这种叫“雨伞房顶”的结构,是着名建筑师Balda(巴尔达)在30年前为巴黎一个市场做出的设计。

18世纪麦涅巧克力厂

周瑛琦:有人做过这样一种对红酒的比喻;从瓶壁到酒瓶里的酒,这短短3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要走十年。而且不是每颗葡萄都有资格踏上这三毫米的旅程,它还必须是葡萄园里的贵族。这番话让我想起电影查理巧克力工厂中Willy Wonka用小松鼠来挑选上等果仁的那一幕。Willy Wonka先生坚持用料上乘而且地道,因为这样做出的巧克力才会受到全世界小朋友们的欢迎。同样,Menier巧克力工厂也深知这其中的道理,他们同样特别重视生产线的组织。在埃菲尔堂的建设中,这点也被首当其中的加了进去,也成为这间厂房的另一亮点。

在埃菲尔堂,从可可豆的处理到巧克力成品,一切设计都使得各道工序合理化。被加工的产品通过小电车,由一个车间传送到下一个车间。为了确保传送,地面都用瓷砖铺设,在此之前,这样的设计从未出现在枯燥的工厂建筑中。

1889年以后,Menier巧克力工厂和主要铁路干线连接在了一起,所有车间都在河畔的同一方向排成行,原材料用船只或火车从河的上游方向送来,制成巧克力后就往下游的各车间运送,在埃菲尔堂倒模成型、冷却、包装和发货。

这是Menier巧克力长很有名气的一个广告,小女孩用巧克力在墙上写下品牌的名字,她的巧克力涂鸦向人们传达着甜美的讯息。这幅宣传画以各色不同的方式出现,像这个旋转的指针和标语,上面写着:Menier半年生产的巧克力重量等于一个埃菲尔铁塔。

这个广告,让工厂的埃菲尔堂更加声名大噪。但工厂的建筑传奇还没有结束,他们很快又迎来了第三座建筑,它也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大教堂”,这座建筑让Menier家族迈向了顶峰,但也无可挽回的走向了终结。

最早的巧克力距今有3100多年了,人类与巧克力的甜蜜故事开始的时间,可能比我们原先预想的至少还要早1000年。巧克力已经不只是一种甜点、一种美食、它更是品味生活的象征。上好顶级巧克力口感千变万化层次无穷,还有丰富馥郁的芬芳,怪不得电影中印度王子会让WillyWonka给他建一座巧克力的宫殿。可惜的是,这么诱人的“饕餮宫殿”转眼间就被太阳摧毁了。而在现实中,Menier巧克力工厂也建起了第三座厂房,这是一座像宫殿一样的大家伙,但就像电影中的悲情宫殿一样,从它的诞生之日起,Menier的悲剧似乎就一步步的开始上演了,老Menier开辟的巧克力王朝,到了第三代就走向了尾声。

1890年以后,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瑞士工程师Maillart在苏黎世建造了第一座无梁楼盖仓库,法国建筑师Baudot修建的巴黎Montmartre教堂是第一个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的教堂。就像钢铁在19世纪占主导地位一样,在20世纪的建筑业中,混凝土占了主导地位。

从20世纪初开始,品牌的发展让Menier家族迫切需要一座新的厂房,由于老河畔空间不足,他们不得不过河建厂。河对岸这座建成于1908年的新厂房,被命名为“新巧克力工厂”,但人们却给它起了一个另类的名字“大教堂”。

这一时期,老梅尼埃尔的孙子Gaston Menier接管了家族产业。他和祖父一样,似乎打算将“时尚”进行到底。新厂房采用的是当时“最新潮”的钢筋混凝土工艺。这座900平米、700吨重的建筑,修建于一个地基不稳的半岛。工程师把1200根混凝土柱打入地下12米深的基岩。

为了彰显建筑的雄伟宏大,八层高的新厂房,以台阶形式建成,加上檐口的位置和壁柱高度的设计,让人觉得它就像教堂一样气势磅礴。这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建筑设计,设计师Stephen以设计民用住宅而着称,但这座厂房被他装饰得像个宫殿,又像教堂,而从里面看,又像舞厅。你很难想象这其实是一座巧克力工厂。

为了连接河两岸的厂房,Menier家族特地在河上架了一座桥,桥跨度44.5米,它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工艺堪称当时的典范。

然而,工程上成功的背后却存在工业上的严重失误,桥的存在让两岸来回运输的过程变得过于复杂。而且桥的规模太大,但它的运行负载从未超过50%。这一失败的创意,似乎也折射出Menier家族在商业运营上的没落,老Menier开创的巧克力王朝,此时已经步入了黄昏。

有一个温馨美满的结局,但Menier巧克力工厂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老Menier的子孙并没有祖父那样高超的商业才能,一战让Menier巧克力工厂元气大伤,而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更是彻底的让它走向了没落,直到六十年代最终破产。

今天,它们只留下了这三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建筑。从钢铁结构到混凝土结构、从索尼耶的热情洋溢,到冷冰冰的“大教堂”,它们是19到20世纪建筑工业的见证者,也是一个家族从辉煌走向衰败的目击人。值得一提的是,Menier家族在伦敦也留下了一座巧克力工厂,今天,它被改造成了一座剧院,上演一些光怪陆离的“先锋派”戏剧。导演Tim Burdon的一部戏剧也在这里上演过,演员们的狡黠和古怪,和电影中的Johnny Depp如出一辙。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