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设计师私宅  > 正文
钱以佳&威廉姆斯:两套公寓分属工作和生活模式
发布时间: 2013-11-19   来源:网友维生素投稿 

63岁的钱以佳与她的丈夫、69岁的托德·威廉姆斯都是建筑师,他们在纽约拥有两套公寓。在穿梭往来于他们那套顶层公寓和那套复式公寓的过程中,他们找到了平衡。钱以佳在下文道出了每套公寓在他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2001年,我和托德住在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Hall)的楼上。那时候大多数纽约人还不知道那栋楼顶上的塔楼还有供居住的一室公寓。我们的房租非常划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很快我们就听到传言说卡内基音乐厅要把住户都赶出去,把那些公寓改造为排练厅。这些传闻促使我们产生了买一套备用公寓以防万一的想法。

那时,我们的建筑设计事务迅猛发展,我们也想住在顶层,因为顶层的阳光和景致好。我们看了一些顶层公寓,看中了中央公园南(CentralParkSouth)的一套公寓,它离我们的办公室只有几条街的距离。它是这栋楼的主人于上世纪60年代在楼顶加建的,室内残破不堪──地毯乱蓬蓬的,壁与天花板贴的是烟灰色的金色纹理镜面瓷砖。不过,能够从22层观赏中央公园的景色这一点及其安静的环境俘获了我们。

我与托德在2001年敲定了交易,当时我们认为我们购买的是一套现成的公寓,可是最终它却成了一个建筑工地。我们拆掉了公寓,建起了一个16英尺(约合4.9米)宽、30英尺(约合9.1米)长的玻璃盒子。现在,当你走进正门,就像步入了另一个世界。房子的三面安有九英尺(约合2.7米)高的落地玻璃窗,还有一个铺有木面板的厨房,一个只能容纳一张床的非常小的卧室以及一个卫生间,从里面的浴缸可以观赏室外的风光。这套顶层公寓成为了我们的魅力居所,就像乡村里的一处宁静所在。

2008年,我们收到了卡内基音乐厅发出的赶走我们的正式信函。正是那时候,我和托德认识到那座玻璃顶层公寓当不了我们的主要居所。我们不能把我们的艺术藏品和藏书都搬到那儿。那个地方太小了,而且壁全部都是玻璃的。我们曾短暂讨论过把它卖掉,可是我们太喜欢它了。最终,我们决定物色第二套公寓──一个用于存放我们生活物品的简单居所。

我们一直都喜欢纽约上西区一栋非常独特的10层楼的楼房。它建于1915年,是一栋综合性的大楼,住宅与艺术家的loft公寓位于同一楼层的对面,其布局在某些方面与卡内基音乐厅的那套公寓构思类似。居住空间为两倍层高的公寓已经全部被人买下,不过我们找到了一套首层长28英尺(约合8.5米)、宽15英尺(约合4.6米),第二层则稍稍大些的复式公寓。

我们把两层楼的空间都打通了,把包括木地板在内的内饰全部漆成了白色以提亮空间,使它看上去感觉更大些。我们在首层设计了一个连续加高的平台,以此打造了三个不同的区域──一个L形厨房、一个就餐区以及起居空间,我们还用一个13英尺(约合四米)长的白色大理石台面把这三个区域连成了一体。

一迈进这套复式公寓,你就立即进入了厨房操作区。接着走上一个平台,你可以坐在凳子上在案台旁用餐。再往上走两个台阶,你就可以在起居区坐下休息。我们的长沙发就摆放在这个区域,其背部恰好与这套公寓原先20英尺(约合六米)高的窗户的底部对上,这扇窗户一直往上延伸到了二层。

进入二层,眼前就是一个摆放了平板电视和沙发的起居区。我们想要连接起居区与我们卧室的那个厅的壁显得静谧一些,因此我们打造了落地的Bendheim蚀刻玻璃嵌板,其背面还安有镜子。镜子将光线反射进蚀刻玻璃中,打造出绿莹莹的光滑面。

我与托德在1983年结的婚,一直以来我们都呆在一起──在工作当中以及我们的这两套公寓中。我觉得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激烈到足以让我们分开住在两套房子中的争吵。我们在这套复式公寓时,托德喜欢呆在楼上看体育比赛,我则喜欢呆在楼下,离书架和食物近些。

我们也花了很多时间来欣赏我们的艺术藏品,其中包括瑞秋·佩利·威尔蒂(RachelPerryWelty)的摄影作品、马克·迪·苏维洛的一座小雕塑以及艾尔·安纳祖(ElAnatsui)的多媒体艺术品。艺术品不会让人烦恼,我们宁愿间接从我们的藏品汲取灵感,而不是受到书本上其他建筑作品的直接激发。

我们会邀请一些朋友到我们的顶层公寓吃晚饭。托德更喜欢这个地方,因为他觉得在这儿更自由。我则喜欢那套复式公寓,因为我常常一次读三本书,希望这些书就在身旁。在我看来,关于这套复式公寓的最大的讽刺是我住在过去某一时代的大楼和公寓内却觉得很舒适──但我却是一个现代派的建筑师。过去的公寓楼都是为提供住处而建,这似乎不是当今的居住性建筑的目的。

尽管这两套公寓只相隔八个街区,我和托德却总是觉得我们是在两个令人激动的地方之间旅行。这种经历让人感到兴奋。

责任编辑: El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