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那些传说中的TV大楼  > 正文
电视的诞生和发展
发布时间: 2013-12-24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图片来源:百度

电视的诞生稍晚于广播,它同样是许多国家科技人员长期研究、实验的结果。

1.电视技术的准备。19世纪某些科学家发现光线照射在含硒的物体上会产生电子放射现象,由此而进行的对化学元素硒的光电效应研究,为人们提供了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发明了机械扫描圆盘,通过光电转换,人们可以在接收器上看到导线传送过来的图象。本世纪初英国和俄国一些科学家提出了电子扫描原理。1923年美籍俄裔工程师左瑞金发明了光电管,用电子束的自动扫描组合画面,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作出了贡献。

2.实验性的电视播映。1926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采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在伦敦公开表演,引起轰动。192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纽约实验台播映了第一个电视剧。1929到1935年,英国广播公司与贝尔德合作多次进行实验性电视广播,包括有声舞台剧的播映。1935年德国柏林的实验电视台曾经播放过电视节目,但清晰度很差。1936年8月奥运会在柏林举行,该台又曾向公众播送过几小时实况节目,扫描行数为180行,不久发射机烧毁,实验中断。

3.正式的电视播送。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电视发射台,11月2日起定时播出电视节目,扫描行数已达240行以上。一般认为这是世界电视事业的正式开端。苏联1938年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相继建立电视台,第二年正式播送节目。美国1939年全国广播公司附属的电视台转播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盛况,1941年第一批商业电视台获准开业。

电视事业诞生以后,经历了一些波折。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多数国家无暇顾及电视开发。除了美国有6家电视台继续播映外,其他各国的电视研究、生产和播映全部中断。大战结束后,英、法、苏、德等国电视事业才逐步恢复,随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兴办。5O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和拉美地区的电视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电视机的广泛生产和销售,电视日益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60年代以后,许多亚非国家也开办了电视,到20世纪末,电视业已普及到整个世界。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新,电视媒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先后出现的电视传播样式有:

1.彩色电视。电视媒介问世时都是播送黑白二色的画面,战后恢复阶段播送的依然是黑白电视。但是人们早就对彩色电视作过许多研究。194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推出了NTSC彩电制式(恩式),1953年获得政府批准正式生产。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率先采用这一制式播送彩电节目,其他公司相继跟上。以后日本(1960年)、苏联、英国、法国、西德(均为1967年)也陆续开办了彩色电视,并且又出现了SECAM(塞康)、PAL(帕尔)两种不同制式。现在彩电已在许多国家普及。

2.卫星传播。电视问世初期,它的信号只在地面依靠微波传送。1962年7月美国发射了“电星一号”通信卫星,第一次把电视信号送上卫星,借助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了同西欧之间的越洋电视传播。1963年2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辛康姆一号”, 1964年通过“辛康姆三号”卫星转播了东京奥运会的实况。随后苏、英、法、西德、日、加等国的同步卫星相继升空,完善了各自的电视传播系统。1965年4月“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了第一颗商用同步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一号”,以后又发射了几十颗通信卫星,分别置放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上空,担负着全球通信任务,并使国际间电视新闻交换经常化。从地面微波传送到卫星传送,这是个重大的飞跃。地面微波传送是一种接力方式的传播,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设立一个中继站,因而传送环节多、建设费用昂贵。卫星传送比地面微波传送的环节少、覆盖面大、信号质量高、投资少,而且不受地形的限制,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电视的普及和国际化。

3.卫星直播电视。通信卫星是多用途的,可供电视传输的信道有限,而且发射功率很小,只有技术设备很高的地面站才能接收到,然后依靠地面传输将电视图象传送到各地。为此,70年代起又有专门的广播卫星出现。广播卫星上的转发器功率大,普通的电视机用户安装简单的接收装置(包括小型碟式天线等)就能直接收看卫星传送来的节目,这便是卫星直播电视,也叫做直接入户电视。美国1974年运用这一方式向阿拉斯加等边远地区播放教育电视。苏联1976年起用广播卫星向西伯利亚地区播送电视,供农村俱乐部、公寓大楼或个人直接收看。 1984年1月日本发射实用广播卫星BS-2a后,日本广播协会专门创办卫星直播频道供全国收看。80年代以后,卫星直播电视广泛使用于跨越国界的电视传播,成为国际电视的重要传播和接收方式。

4.有线电视,也称电缆电视。最早出现在4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为了提高偏远地区的收看效果,人们在山头竖起接收装置,将收到的电视信号用电缆传送到用户家中。70年代它被推广到城乡各地,众多的电缆电视系统将电视台传来的信号转送给用户。由于它图象清晰,抗干扰性强,频道多,因而很受观众欢迎。80年代发达国家的有线电视订户已占全部电视机用户的一半以上,90年代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有线电视,普及率最高的比利时已超过全国用户的96%。现在这种电视通常同卫星传播结合起来,将卫星传送来的各种电视信号转送给用户。

5.数字电视。传统的电视是采用模拟的方式,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电视信号的。新兴的数字技术则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数字技术能够大大压缩电视节目,使得原来传输一套节目的频道可以传输多套节目,从而大大增加受众可收看的节目数量。数字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信号处理和传输的质量,从而极大地改进接收效果,电视画面会比模拟电视清晰一倍以上(成为高清晰度电视),音响效果可以同电影院和剧场媲美。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数字电视。

数字化涉及地面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三大领域,其中尤以地面电视的数字化难度最大,因而成为当前的主攻方向。1995年8月英国发表了《关于数字地面电视的政府建议》,决定1997年正式开始数字电视广播,计划用10到15年时间实现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变。1997年4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布了数字电视实施进程表,计划到2006年淘汰模拟电视,全面转为数字电视。1997年3月日本邮政省宣布要在2000年前开始地面电视的数字化。在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领域,数字化进展更为显著。1996年起欧洲卫星组织等机构发射了专供传输数字电视的卫星,法国新频道电视台1996年春季就通过卫星传送数字电视。美、英、日、加拿大和其他西欧国家也都办起了一批数字卫星电视公司,一些著名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纷纷办起了数字频道。目前,数字电视机和能在现有电视机上收看数字电视的机顶盒(解码器)已经上市。人们认为,数字电视将是彩电问世以来电视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变革。

6.网络电视,或称多媒体电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并且实现国际联接。这种以卫星和光缆、电缆为基本通道、以电子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为基本载体的网络传播具有多媒体的性能,集文字、语言、音响、图像、数据传播于一体,也为电视信号的传送开辟了新的天地。现在各国著名的广播电视台都已在因特网上建立了网站,传送自己的电视节目。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随着多媒体电脑和新型电视机的发展和相互兼容,人们将会越来越广泛地通过互联网络传输和接收电视节目,单向传播的电视,将会转变为传受双方互动的电脑网络电视。这种方兴未艾的趋势,将会带来电视发展史上一场意义重大的飞跃和革命。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