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品茗论建 溯本求源  > 正文
品茗论建 溯本求源
发布时间: 2010-06-10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春来茶馆”第四期·开幕 

人物:都市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褚智勇,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建筑室主任郭俊,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创作所副所长何山,北京鑫海厦建筑设计公司总建筑师王沙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金秋野,北京君信筑屋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晨光,畅言网编辑3人。

时间:2010年5月26日,下午14:30~16:30

地点: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四层

第一幕:畅谈建筑本质

     幕起

从建筑学的角度说,尽管建筑的抗震性能不同,但在地震面前应该是‘裂而不倒’。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地震一来房子就倒了呢?日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资深总建筑师沈国尧经过对东汽中学的校舍考察发现:一些学校就是经过设计,也只是注重建筑的外观。在南轩中学的校园里他看到有一栋外观简洁秀美、风格现代的教学楼,但是墙体多处倒塌,墙面裂缝纵横,走近一看,原来建筑师为了追求立面凹凸效果,相当一部分的墙体砌在了框架的外侧,有的甚至砌在了远离框架的悬梁上,更离奇的是框架上居然没有“胡子筋”与墙体连接。这样盲目追求外观而忽略建筑本质的代价是无数个鲜活的生命,令人心痛!

美观应当是实用、经济的附加物,它属于艺术层面的问题,也是文化层面的问题。对建筑师而言,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装饰。畅言网此次沙龙着力探讨建筑本质问题,众多名家畅所欲言。

 畅言网编辑:欢迎大家来到畅言网“春来茶馆”做客,今天,我们这里建筑界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畅谈业内话题。在此,畅言网对大家的支持表示非常感谢,希望大家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为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客座嘉宾主持金秋野教授与大家一起进入话题。

金秋野:各位好,很荣幸能作为今天的嘉宾主持人,与各位“奋战”在一线的设计师们分享交流。首先,我感觉“建筑本质”这个问题较大,作为设计师,我们在这个行业中了解的比较深,相信各位在“建筑本质”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思考与反省,今天也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互通有无。

褚智勇:关于“建筑本质”的问题,实际上我是一直有所思考的。现在,社会整个氛围比较浮躁,很多行业都缺失一定的规则,为了出名,很多人有些无所顾忌,这个问题引申到建筑行业,也是有所表现的。为了形式,什么样的造型都敢做,我自己的理解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归根结底还应该是在功能和性能上体现建筑的品质。

比如,以汽车行业为例,吉利完全可以去仿造宝马的所有造型,但是作为消费者会去购买吉利的仿造车吗?应该不会,因为宝马车的性能、功能与品质是不能复制的。

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师,如果在建筑的功能和性能上能够做出一些突破,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比形式的变化要艰难得多。举个例子说明,比如作为服装设计师,能够做出在保暖性能上相同但是没有厚重外形的衣服,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创造,而不是单单纠结在这个衣服的品牌或者炒作的噱头。

有些设计师,出牌没章法,野蛮瞎打,很可能偶尔有些成就,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很难表现出建筑应有的本质。

现在很多国内外所谓的“新潮”设计师,包括哈迪德,在我看来都不能称作“伟大的设计师”,他们做出的设计的确很吸引眼球,但是这些设计本身真的在功能与性能上能够为人创造一种舒适的空间体验、能够给人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的便利吗?我看未必。

在这个角度上,我比较欣赏斯蒂芬·霍尔所做的当代MOMA,无论这个项目在中国本土是否成功,但他在设计理念上所做的一些突破我比较欣赏,他在努力改变一种既有的生活方式,在相互独立的高层塔楼间创造一种沟通的可能性与方式,这种思维突破很有价值,实际上其所做的建筑单体形式并不新颖,但是它能够把这种通过建筑去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理念实施出来,仍然是种独特的突破。

金秋野:褚总提到当代MOMA,对于这个项目我也比较赞同褚总的体会,很有启发。可能这个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没有达到初期的设计目的,但从项目内部空间来看,社区内部建筑间的交流还是保留下来了,这也反映出有些设计师不仅考虑的只是建筑,更多的在考虑建筑如何去创造一种生活,因此,在咱们这个对很多生活方式习以为常的城市中,这样的案例是需要的,代表一种思考与突破。

谈到建筑本质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这可能也是很久大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但是却很难有突破,除了有类似地震这样的极端情况发生,我们才会被动的去思考一些问题、去反思漏洞在哪里,而平时所做的设计都是很盲目的,为什么会这样?

郭俊:现在建筑的风气跟上世纪50、60年代的氛围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其实应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这个问题,从人的审美观念上、对物质需求的心态上都有很大改变,普遍都有一种比较浮躁的状态,很多东西都有堆砌之嫌,以手机为例,实际上其本身最根本的功能是能够通信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产品基本上很难找到了。

以此类推,实际上建筑领域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所做的东西与所注重的东西已经成为建筑的附加值,追求这些附加功能的追求成为建筑突破的一个借口,但实际上这样的突破很难作为一个好建筑的评价标准。

由此就再次突出了建筑的形式与功能关系问题,一直以来在讨论形式大于功能或者功能大于形式的命题,但实际上并不是说建筑师不关注建筑的外表或不注重功能使用。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功能、形式、包括材料细部等等,都是建筑师需要关注的,但是并不能说为了追求材料运用和外型突破以达到一些特殊效果便放弃了建筑本身的一些应有之意,这样可能就有失偏颇了。

以梅兰芳大剧院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与使用者有着充分的沟通,最终演出效果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赞同;我的一位曾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过的声乐专业的朋友,认为其效果没有达到其功能应有的水平,而梅兰芳大剧院从外型到功能使用却都是得到了专业使用者的认可。

我有一个原则是,不能随便的去突破和更改建筑的形式与功能,要有原则的突破与创新。

何山:对于建筑本质这个问题,实际上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讨论这个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是建筑业一直讨论的问题。今天我从自己的角度上谈下想法。

现在关于精品建筑的概念,在我看来,实际上每个建筑都是有自己的价值的,都能体现精品的一面。很多对建筑细节的关照对于一个建筑的功能贡献是很重要的。精品建筑可以是理念的精品,也能够是做法的精品,还可以是建造的精品。就是一个简单的住宅也可以是精品。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建筑的形式与安全及经济的关系问题,设计并不是不能追求形式的突破,但是现在有一种趋势是盲目的突破外型,甚至是“出位”,很多业主也愿意把钱花在建筑的外壳上,能够引起注意,而不愿意把合理的资金投入到内部结构的构架与实施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再加之社会监管等等的漏洞,几者相加,建筑安全问题就容易出现了,因此,当地震等极端情况发生时,很多建筑就很难起到最起码的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一震就倒”,这个时候“出位”的建筑形式就需要深刻反思了,这样的建筑充其量只能是个“试验品”。

金秋野:听完何所长的观点,对我有些启发。我觉得这些观点涉及到一个很本质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价值观与氛围的问题,不愿意在建筑内部多花钱,而在外观上不惜血本,这都源于一种没有限制。

我觉得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建筑来说,如果不关心形式,那还要建筑师做什么?就建筑本身而言,别人通过计算也能建造出来。建筑师就是要利用一切条件,最终集合形成一座建筑。

我们整个社会对建筑形式问题反感,是因为很多设计师不用心。其实形式是一种社会规范,就像刚才老师说的,人们把停车场建在楼下面,人们就会到下面去停车。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概念中,实际上是对现有城市制度提出了批评。“光明城市”并不是把道路简单地提到空中,它把地面完全地打开了,将城市完全变成开放式的生活环境。我觉得柯布西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一个狂人,要用自己的观念去改变世界,而只是表达一种不满。所以我认为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做好建筑,至少肯定比不用心的建筑更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下面请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董晨光: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刚才主持人说到了形式和功能,我觉得这是一件事中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我特别注意到刚才褚总讲的,建筑对人所体现的主要是一个居住功能。世界上地震伤亡人数比较低的国家,从法规、标准和执行力度上对建筑功能都是把握得非常好的。比如说日本、加拿大,前一阵我了解到加拿大木业协会长期统计下来的一个数据,在地震高发国家,居住在现代木屋里的人死亡率为零。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现代木屋的功能性使它在发生巨大威胁性灾害的时候成为了人们的庇护所。

如果非要推荐一个建筑精品,我推荐英国贝丁顿的“零能源发展居住区”。其建筑外形固然非常值得赞赏,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能性是非常出色的。从小的方面来讲,它给予居住者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而从大的角度上看,零碳排放表达了对人类所生活的地球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个生态区中的“零碳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都是达到“零排放”标准的。贝丁顿的气候和中国北方地区有些类似,冬季比较寒冷,但该社区却能能够达到零排放。当然它不是完全不采暖的,除去特别优秀的外墙保温因素外,还缘于它使用了很多先进的建筑材料。它采用的窗是真空加中空的三层玻璃窗。实际上这种玻璃在我国北京也有,技术性能一点也不比国外差。此外,“零碳建筑”也采用了光伏发电和生物能技术,可以说,它集成了多种零排放、低排放的设备和技术。

我们这几年都在做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遇到过很多在意识上对低碳理念缺少理解和认同的客户。但也有认知度比较高的。上周我去内蒙古见一个客户,我们集团的一位董事让我们和对方沟通一下看能否在新项目中应用环保产品,实话说我去的时候并没有抱什么希望。我们一直将推广节能减排产品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环保概念认知度比较高的一线城市。我们去了内蒙传翔垃圾处理厂,向他们推荐了光导照明、光伏路灯、ASA保温墙板等低碳产品。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传翔垃圾处理厂的王总找来很多技术人员仔细研究我们带来的资料和产品样本。我还记得王总说了一句质朴又充满先进意识的话:草原应该是绿色的。之后,这个项目很快就谈成了。实际上,能否理解和认知低碳产品,与地域没有绝对的关系,关键是有没有对后世人负责任的态度。

金秋野:老师提到的这个话题我也很感兴趣。实际上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人类最早是没有社会秩序的,后来慢慢建立城市,形成一定的秩序。低碳环保的理念其实是人类回归自然的一种意识。说到节能环保材料,我想没有一个建筑师是不愿意使用的,但我们常常并非十分了解它们。这些材料在生产和运输等流程中是否达到低碳,还是单单只在建筑使用中达到低碳的效果?低碳材料是否真的能够扭转人类现在这种违背自然的生活方式,达到理想效果?我对此一直存有疑惑,想就此请教一下老师。

董晨光:我就针对低碳建材问题简单谈一下,主要探讨两大类材料。其一是木框架结构,它在加拿大和日本等地震多发国家被广泛使用。我们熟悉的木框架有两种,一种是重木,用原木打造而成;另一种就是2*4木结构,即常见的2英寸×4英寸的规格材。加拿大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形成了木材从种植到砍伐的良性循环。他们不但在自己国内全面推广木建筑,也对其中的碳排放进行了计算。根据他们得出的数据,一立方米木材在砍伐和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是极少的。即便是木材烘干的过程中,也采用了封闭炉,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此外,木材本身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以使用寿命为50年的建筑来计算,一立方米的木材建筑能够储存4.5吨二氧化碳。

另一类材料是ASA板,其主要材料为两种,一种是聚苯板,另一种是发泡混凝土。采用环保技术合成的120毫米厚的ASA墙板,其保温性能等同于720毫米厚度的混凝土或砖结构墙。这类板材也是可回收利用的,从而避免成为既浪费又污染环境的建筑垃圾。我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类环保材料,希望能够解答金教授的疑惑。

金秋野:谢董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建筑材料课。我觉得在当前中国无法逆转的大规模城市化模式下,如果能够在建筑中采用可以长远发展的低碳环保材料,对整个世界都是非常有益的。

王沙漫:可能是因为我在一线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一些,相对来说这种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起来是很困难的。刚才谈话中提到建筑抗震问题,我对这方面接触得稍微多一些。记得刘恢先先生曾经提出:“大震不倒,小震不裂,中震可修”的结构抗震原则。而实际上,在我们经历了汶川和玉树两场地震之后,损失仍然是巨大的。这对建筑行业的形象是一个很大的损伤。不过实际情况倒也不是那么悲观,我在USGS的网站查了一下汶川地震的信息,烈度为11度的区域大约有300公里长,而现行的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做到9度基本已经是极限了,这个区域存在没倒塌的建筑确实是奇迹。玉树的最终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正规建筑还是能保持内部空间基本完整的状态。咱们国家在抗震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值得肯定的。

刚才老师提到了木屋的概念,实际上木屋也应该分现代型和传统型两种。日本阪神大地震时,传统的木建筑倒塌得比较厉害,基本都是“一倒到底”。木屋是很环保的建筑,但实际应用的时候可能也有一定的限制。木建筑的结构计算比较棘手,在北京这种8度设防区,木建筑审图这一关就是个麻烦事。另外木结构也很难建造高度较高或体形复杂的建筑,所以在具体实施上还需认真探讨。几年前我也做过一些采用轻钢结构的住宅产业化工作,我感觉全面推广这套体系还是比较难的。

关于建筑实用美观的问题,前一段大家都在讨论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只有30年的现象。对于此,舆论大多在批判建筑质量;但在行业内部来说,问题的角度就不同。例如,一些建于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与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使用要求是不相匹配的。建筑的经济适用性和评价标准,都是有时代性的,符合当时标准的建筑现在就很难有生命力。

实际上,多数建筑师的创作生命都并不是很长,而且现在一名建筑师常常横跨多个方向,想要做好施工图,同时方案又非常出彩,这个概率并不高。有些设计院也是恶性循环,部分设计师只做投标方案,做施工图的机会很少,同样很多设计师只是埋头在做施工图设计。另外无论是大型设计院还是小型设计院对建筑人才的培养周期都很缺失,也比较漠视。

对于我们这种只有不到100人的小型设计单位,我们的牌子上只有设计并没有研究的字样,而现行规范、规定体系也相对死板,很多东西都有点理想化,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很多建筑师拼命工作,但是做研究的机会比较少,而书斋里的学者谈论很多空的理念,没有实践支撑,整体而言业界的创新能力还是匮乏的。

另外,针对“看建筑要看第一印象”这个观点,我记得法国著名飞机设计师达索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一架飞机很漂亮,那么它一定飞得很好”。通俗说来,作为业内人士,哪怕只简单看看图纸,初步对方案的形式感和平面布局有个了解,也能在相当程度上感觉出设计者水平的高低方案的好坏。

幕落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