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上海巴黎大阪:三座世博城市的深情对话
发布时间: 2010-01-26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1970年大阪世博会会徽(图片来源:文新传媒)

世博让城市更美丽——专家梦想成真 

建筑师和规划专家,可能是每届世博会“最初的缔造者”。伴随中国筹博的7年多艰辛历程,在历届世博论坛上,多国专家与中国学者一道为上海世博会出谋划策,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而今,这些昔日的智慧火花已在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内梦想成真。 

——巴黎: 

“今天的世博会不需要再建造一座埃菲尔铁塔。”法国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专家夏邦杰曾提出,21世纪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必须以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和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将土地变为城市。“上海世博会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其本身的关注,而且在于对城市设计和规划的长远关注。它不像其他‘今天有、明天无’的展览会,而应当给人们留下长久的记忆。” 

——大阪: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园区总规划设计师原田镇郎曾提出过“紧凑型城市”的概念。他说,上海世博会的场地是爱知世博会的数倍,建议在整个园区内准备足够的“过渡空间”,这样的空间可以让人们休闲、用餐或者是了解世博会的信息,还可以为参观者遮风避雨及躲避烈日。在他的设想中,园区内还可设一些亲近大自然的公共休息区。 

——上海: 

 “‘再城市化’是一次难得机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直持续着令世人吃惊的变化,至今仍处在重要的城市转型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曾在世博国际论坛上提出这样的观点。他预测,世博会后,世博园区及周边区域将转变为上海的新地标,通过举办盛会,上海有望获得“缝合”黄浦江两岸功能、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等难得机遇。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