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楼市从空中看,不仅仅缺少变化,而且好像是被人为剃了小平头一般,高低几乎一致,没有形成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楼市景观天际线。
楼盘外观模仿严重
郑州楼市从空中看,不仅仅缺少变化,而且好像是被人为剃了小平头一般,高低几乎一致,没有形成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楼市景观天际线。外观上横平竖直的方块楼举目皆是,充满创意的弧线建筑微乎其微,屈指可数。郑州住宅小区的楼顶光秃秃的,没有绿化,在上海等城市都在大力推行楼顶绿化,或改为坡屋顶。
还有就是外观设计上模仿严重, 一幢幢楼房都穿上了相同的外衣,好像从批发市场买来,发给每一个开发商一样,没有特点和个性。建筑风格抄袭,建筑材料低劣,外观雷同,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有些楼房还贴了低劣的瓷片,外立面选择红色等刺眼的颜色,个别的甚至选用了三四种颜色往上涂,红的绿的,如好莱坞,中华大厦等项目,实际上反而把自己的楼盘档次拉了下来,建筑显得浮躁,影响城市景观。相反,一些外墙颜色比较淡雅的楼盘就感觉档次更高一点,西安专门出台条例,要求必须用国际灰等国际色,灰色、土黄色和赭石色等色彩及相近的体系,对于现代的城市来讲,无疑是最适合的。在街头看看,那些精品建筑有哪个是大红大紫的。
外观设计上模仿严重(图片来源:百度)
郑州北三环和南三环外面的小区聚集区发现两片区域的楼房大同小异,几十个楼群的房顶都是平面的,由于雨水流得不畅,不少房子涂料已经剥落,斑斑驳驳,十分难看。每个小区少则几十幢楼房,从窗户到门或者是银色的铝合金,或者是白色的塑钢,凭这些门窗你很难从万家灯火中分清你家我家还是他家。走进郑东新区,这里的楼房好像统一约定好了一样,全部采用了欧式,房顶上都竖起了千篇一律的烟囱,窗户由方方正正变成了尖顶,色彩变成了草绿,这种整齐划一的崭新住宅,让人看了有些莫明其妙。CBD圆圏内的商务写字楼和住宅楼一座挨一座,个头一样高,外观都呈方块状,大同小异,使你仿佛置身单调枯燥的水泥森林中。
小区景观水景泛滥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设计手法粗糙,构思肤浅粗俗,乱摆雕塑题词,文化符号泛滥,使许多小区里充斥着“低俗”景观。充斥小区的一件件雕塑,艺术气质不足。与其说是雕塑,不如说是附庸风雅的商品。这些雕塑经历几年风雨后,缺胳膊断腿,不能给人以美,反而呈现出丑陋和荒凉。另外,一个时期以来,水景观大量用于小区设计,不少小区纷纷盲目跟进,小溪、湖泊、喷泉,应有尽有,有些水景观水域面积还相当大,配备以亭台楼榭,但由于北方缺水,天气干燥,蒸发快,加上对水景的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特别是防水等设施的修缮不够,水系供水跟不上,形成一条条臭水沟、垃圾沟,不仅不能给小区增辉,反倒是大杀风景。商业气氛过浓也是问题,如号称高档社区的绿城百合,小区沿街一楼全是商业房,降低了小区的品质,联盟新城是独立商铺,就大大降低了小区的喧闹。
小区水景泛滥(图片来源:百度)
观察发现这些小区八成以上都设计了自己的水景观,景观的构成大同小异,喷泉能够喷水的不足二成,能够使用的喷泉大都到了节假日才舍得开启一次。河流小溪大部分是干涸着的,里面的石头上布满污泥、塑料袋等。喷泉周围的一件件雕塑,青蛙、鱼、尿童等,不是栩栩如生,而是粗糙生硬,看起来不能给人美感。其中一个小区的鱼和青蛙夸张得不成比例,一个个仿佛患了肥胖症,让人忍俊不禁。草丛中的小鹿,更像是一匹瘦驴,比例失调,细节不周,无法让人喜欢上它。
低俗还表现在企业与业主争利,大量的社区公共用房,被开发商用来出租,业主却无法获利。如广告牌、会所等,东区绿城公寓将会所出租给健身房和餐饮,每年大量获利,不告知业主,所得也不交与业主委员会。
个别广告暗藏情色
这是“三俗”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有些房企,在进行广告宣传和推广的时候不是大大方方,而是用一些极其低俗的方式,“不能再低了”、“高巢来了”、“买房送美女”等一些哗众取宠的广告比比皆是。有些楼盘广告故意加入情色元素,成为媚俗型楼盘广告的特色。今年情人节,有些楼盘打出“想艳遇吗”的广告,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如果说这则广告还有点暧昧的话,之后出现的另一则广告可以说是更直白了:广告画面中,一位年轻女性用手轻轻撩起红色短裙,隐隐露出纤细的大腿,“点睛”的广告语是“要提,还要往上提”,以此暗示
房价还要涨。几个月后某地出现巨型户外广告牌,上有一位身着红色低胸艳裙的年轻女子,旁白为“再低,就不可能了”,同样把房价与女性的低胸装生拉硬扯到一起。
还有些楼盘广告故意恶搞,吸引人们的注意力。7月,开封一年过六旬的老太太,突然接到写有儿子姓名的“通缉令”,老太太当场晕倒,她老伴的脑溢血病情也加重。可是等缓过神来,他们却发现这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售楼广告;沈阳某楼盘“聘请”两千多年前的庄子为“售楼先生”;宿州某楼盘位于该市行政服务中心对面,因此打出了“有政府撑腰”的广告语。可谓极尽恶搞之能事。
建筑外观浮躁的色彩搭配 毫无美感(图片来源:百度)
不少楼盘得了媚富病
郑州三环外一家仿古的楼盘,名字古色古香,里面的建筑物也试图向古建筑靠拢,特别是里面的一些亭台廊柱子上,都书了对联,语句的不对仗,错别字频见,阅读顺序的颠倒,都展现出这个小区定位的失败和建设过程中的缺陷,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缺少雅致和休闲,突现出跟风和追随。
郑州花园路一家楼盘,开盘之初打出奢华的招牌,称这些房本身就不是卖给普通消费者的,而是专为都市富人打造的奢侈品,内外
装修石材都是进口的,价格高出当时市场价一倍以上,还举办奢侈品展览,把私人直升机、法拉利跑车、高档红木家具等等都摆放出来,拒绝普通消费者进入,向有钱人发放VIP卡,恭迎他们的贵宾赏鉴。这家楼盘在盲目推崇奢华,走高端路线,在媚俗心理的作用下,最后把自己送进了死胡同,资金链断裂,公司破产,楼盘崩盘,引发业主的恐慌,思达就是前车之鉴。
楼市为何劲刮媚俗风?
关于楼市为何劲刮媚俗风,专家上官同君认为,原因有三:一是现今民众对楼市的关注度最高,情绪最大,选择这一领域进行媚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引起共鸣,同时,有民意保护,即便言论反动了一些,也不会犯立场错误;二是普通民众均有占便宜、听好话的心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即便画饼充饥,也容易受到百姓追捧,如2008年的一批楼市媚俗者,尽管让许多民众痛失购房时机,但依旧借助民众之手,完成了自身“功成名就”的夙愿;三是媚俗是一条成功捷径。尽管这种行为叫人不齿,但可在短期内获得“艳照门式”的人气关注,这和真理无关,和对错无关,和言论质量无关,和思想是否反动也无关,只要取得一大部分人的欢心,即可达到“借鸡生蛋”的目的,这无疑是一条扬名立万的捷径。如此利好多多,媚俗之风便成为必然。
编辑点评: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经受着各种“污染”,郑州的楼市折射了这个社会丑恶的一面。开发商“成功”二字已与“捞金”等同起来,只要在经济上有所斩获、挣了大钱,只要物质上得到了大实惠,建筑可以庸俗,景观可以低俗,广告可以媚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