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政府公布第五批43处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作为浙江最具价值的现代标志性建筑,浙江展览馆被列入其中。至此,受到政府保护的老房子已达284处。
昔日的“红太阳展览馆”也要保护
浙江展览馆,建造于1969年,土黄色的建筑古朴而不失庄严。杭州人曾称之为“红太阳展览馆”。
前几年,浙江展览馆的命运风雨飘摇:有人认为,浙江展览馆使延安路成了“断头路”;有人质疑西湖文化广场建成后其展览功能性减弱;它的存在还与武林广场建地铁站和地下商场的计划有冲突。
2005年,浙江展览馆“拆”与“保”的争论锤落音定。浙江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指出浙江展览馆是杭州市具有一定代表性、历史性的建筑,杭州市考虑将其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拟保历史建筑清单,决定予以保留,并继续留在原址上发挥作用。此后,浙江展览馆展会市场将办得红火。
如今,它正式列入成为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
民居工业老厂房内部结构不动
2003年,《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式批复后,杭州开始对历史建筑逐一梳理,现已公布5批保护名单。
其中,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价值最高,包括郭宅、菩提精舍等75处;第二批主要是近现代建筑,包括五福里建筑群、汪庄建筑群等47处;第三批多为清朝及民国时期建筑;第四批大部分不是文物建筑,但代表一定历史记忆。
这次公布的第5批名单,以工业老厂房为主,少量学校宿舍楼、民居等非文物建筑。其中,金钗袋巷有8处清末民初木结构的房子,也被保护起来。
“杭州以前只保护文保点,其他老房子说拆就拆。现在,受保护的老房子绝对不能拆,里面的结构都不能大动。”杭州规划编制中心工作人员说,像浙江麻纺厂建筑、杭丝联建筑、浙江杭州石油公司小河油库建筑群等一些工业老厂房,都不会变更产权,卖给个人,内部结构都不会大动。但会通过改造利用起来,比如变为博物馆、创意中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