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节能改造后的三洋厂区节能率达到66%
“不仅是建一批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深圳的绿色建筑已发展到由单体建筑向光明、坪山两个新区全区域延伸,由中高档商品住房向普通保障性住房延伸;由绿色建筑向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医院延伸。”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长李荣强说,深圳市是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今后深圳要继续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生态城市建设中继续充当中国先锋城市的典范。
新建建筑百分百节能
建科大楼每年可省150多万元的运行费用,深圳万科中心年节省标准煤500吨、其太阳能光电系统每年可产生28万kWh的电量……
提及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李荣强如数家珍。他介绍说,为了打造绿色建筑之都,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深圳目前已经做到所有新建建筑都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是全国唯一达标率达到100%的城市,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9个百分点。”
李荣强说,深圳目前共有63个项目列入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涉及建筑面积928万平方米,投资额362亿元。此外,还有37个项目被授予市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园区。
据了解,自2006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建筑节能总量累计已节电31.4亿度,相当于2009年深圳市全社会用电量的5.5%。节电量折合为节省燃烧标准煤119.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8.8万吨。
保障性住房也绿色
“每天光电费就要节省几块钱。”今年70岁的张先生是体育新城安置小区的住户,他虽然不懂太多绿色建筑知识,但他会算账。他说自从搬进这个安置小区以后,自己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太阳能热水带来的温暖、惬意和实惠。
也许我们并不了解,其实绿色建筑就在我们的身边。不仅是高尚住宅,正在招标的龙华二线扩展区0008地块保障性住房等,也都是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再向前走,在兴华路6 号会看到三座长草的房子,其中之一就是招商地产的办公大楼。”在蛇口,人们通常会这样回答路人的询问。这座“长草的房子”不仅楼顶有绿色的草坪,大楼的外部墙壁上也有成片的草坪。它是深圳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一个样板。
这座“长草的房子”的前身是三洋厂房,其经受近30年风雨冲刷曾已破败不堪。有关部门在对它进行节能改造时,将其墙体、屋面、门窗全部替换为节能材料,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发电、雨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回用系统,让其总节能率达66%,每天可收集生产30吨再生水。
目前争着向绿色建筑靠拢的,还有许多老建筑。深圳市委办公楼、市民中心、市府二办等一批政府办公建筑成为首批改造试点项目。正在实施的36个大运会体育场馆维修改造项目,也将增加节能改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