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就像人体
“有些政府是直接做勋章,不管衣服,勋章乱挂”

岛国新加坡和谐的城市面貌背后是政府强势的规划执行力(图片来源:CFP)
南方周末:你曾经批评上海的浦东,说那是一个“城市中的孤岛”。可是同样也有人批评新加坡,说这个城市太枯燥,缺少亮点。
刘太格:从建筑形象上看,很多人批评新加坡规划不成功,因为没有地标性的震撼的建筑。问题是,城市最重要的要求是震撼性形象还是功能和环境?我认为这些震撼性的东西,能够在功能合理、方便舒适、环境优美的基础上取得当然最好,但是不要为震撼而震撼,牺牲城市的基本规划条件。
健康的城市是一个人体,规划的作用是培养一个健康的人体,建筑设计的作用是配上好看适当的衣服,震撼性的设计则是衣服上的勋章。有些政府是直接做勋章,不管衣服,勋章乱挂;而如果城市规划不健康的话,衣服穿上去也是不美的。10年前,许多人来新加坡都跟我说:“你们太可怜,城市太枯燥。”我当时就跟我的规划同事们说,不要听他们的,继续做我们自己的,城市骨架、功能、机理做好了,繁华会自动产生。伦敦、巴黎能有今天的活泼感,不是几十年形成的,而是几百年。我们才不过十几年,如果我们一步跳跃到那个程度,最后做出来的不是一个城市,只能做成一个主题公园。现在,很多人跟我说,新加坡好多了。
我觉得中国的领导们也要这样看待城市。但中国有个问题,领导的任期太短,总要在任期内拿出一些有震撼力的建筑。不过我认为此二者不一定是不可共存,请专家做好规划,再在里面选几个点做一些好的建筑,两者不一定是背道而驰的。
南方周末:在中国,你提的方案有多少会被他们接纳?
刘太格:我做出来的方案,如果执行的时候能保留15%,就是成功;能保留30%,就是高度成功。有人说,你怎么要求这么低?我说总比零好。其他的85%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修改,让他们的修改不至于太凌乱。
在中国各个城市,能不能保留到15%,还要看他们官员和规划局规划师的素质,也就是说和地域没有关系,和当政者的素质有关。当然我也要设法说服他们,规划是高度抽象的,所以每次给他们看规划,就是上一堂课,我不仅是做规划工作,还是做教育工作。我的教育工作做得越完善,方案执行的正确性就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