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于尔根· 梅尔:追求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发布时间: 2011-07-05   来源:畅言网archcy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于尔根· 梅尔设计作品

媒体:这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报道您的第一个建筑的时候,您就把几个建筑部分融合到一个建筑立面了。

JM:我们放置了六个支柱,其中两个是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它们两个支撑起了楼梯;还有一个是起运输作用的,它们在装载点到接收点之间为市场运送货物。我的这两个项目是不同的,在塞维利亚的这个项目是一个有楼层的建筑,与Stylepark相比,它看起来更像一个景观。

媒体:能谈一谈这座建筑的二层吗?那里有一个大型餐馆。

JM:起初我们想将它设计成为一个高级餐厅,但是后来我们想让它可以为每一个人服务,这里有5至8个西班牙风味的小餐厅,提供当地不同的特色菜。

媒体:我看到公园小路与建筑的天桥是连接的。

JM:是的。不过我们对上桥的人数有限制,但是风景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欣赏的。在这个建筑上面,只有在另一个最高点,而不是大教堂似的塔楼上,人们能够俯瞰城市全景。

媒体:Michael Webb(一位畅销书作者) 把您的作品与Calatrava (著名西班牙建筑师)的作品做比较,他说,Calatrava的作品更加宏伟壮观,也更有人性化。您认为这样的对比公平吗?

JM:几年前,我见过他的这些建筑,它们都有非常雄伟、气派的特点。相比而言,我的作品的建筑规模更小一些,但是它们都尊重它周围的历史建筑,并且与它们的特色融合在一起。就这点而论,我的作品更加复杂,它综合考虑了古建筑美学、建筑材料等等,甚至屋顶和地面景观都会考虑进去。这么说的话,就是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于尔根· 梅尔设计作品

媒体:尽管基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语言与其它的建筑都差不多,但是你的这个建筑是扭曲形状的,所以,这不可能是在哪个地点都可以建造的。那么设计它这样外形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呢?

JM:设计“城市巨伞”时,很明显,我们参考了大教堂的屋顶,然后把它设计和成了一个波浪起伏的建筑。我们甚至都参考了大教堂的名字,将这座建筑设计成了一个更加开放、民主的城市大教堂,而不是把它设计成一个封闭的、学会似的建筑。因此,我们考虑到了塞维利亚的空间广阔及其它的建筑特点,并把它们带到21世纪。

媒体:Michael还提到了涂料的问题,他说,这些涂料抵消了木材原有的特质,使建筑看起来很单调,他还说,这个建筑可以用水泥板就可以做成的。您对此有什么反驳吗?

JM:说起来这很搞笑,也很无奈,因为你使用木材作为材料的时候总会收到类似的质问。人们总会问,为什么看不到木材在哪。但是如果你要死用混凝土或者钢材的话就不会有这些质问。但是Michael有一点说对了,就是我们想将这个项目建造成一个雕刻品,而不是一个坚硬的实体建筑。所以,从这方面讲,它或许是失去了木质品的感觉,但是它却成为一个更完整的建筑。而且,聚亚安酯涂料对于保护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对金属或皮革等小材料的使用、或者是免除每三五年进行喷漆或者维修的麻烦等等都是十分有益的。而且它可以节省材料(因为木材受天气的影响会收到侵蚀或者厚度会发生变化)。使用了聚亚安酯涂料,我们就可以使用更薄的木板了。

媒体:十年前,您赢得了ar+d奖的新兴建筑奖。现在,您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成功的建筑师了,您手下现在有很多的大型项目正在进行。所以,您对现在的新兴的建筑师们有什么建议吗?或者谈谈您认为早起获得肯定对您以后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呢?

JM:关键就是要保持对建筑要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于建筑的意义要认真考虑。我们是很幸运,因为我们早起的建筑就广受业界的关注,这的确非常鼓舞我们。但是我们也的确经历过十分艰难的几年,无论在获奖那一阶段或者现在,当我们要坚守我们对所建建筑的一些想法的时候,的确有过很多困难。早期的建筑和我们现在在塞维利亚的建筑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责任编辑: Bright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