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建筑艺 VS 建筑意
发布时间: 2010-01-04   来源:畅言网archcy 
建筑是设计者创造的艺术作品, 是按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有组织地构成的物质存在。如何理解建筑本身,如何把握建筑世界,是当今建筑师们面临的关键课题。

 建筑是艺术的创造,这一点是建筑人和艺术家们不约而同的共识。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黑格尔也在《美学》一书中提出,“就存在或者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是一门最早的艺术”。

 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是一个高度和谐的有机整体,是一件绝世无双的艺术品。就如同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仅以一条直线就完成了建筑功能的分区,又分毫未曾损害建筑的完整性,使这座美术馆本身也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简洁,至美。从根本上说,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空间、建筑与艺术、建筑与所在地人文底蕴、建筑与城市发展、建筑与经济发展、建筑与建筑等,都要保持高度的和谐,才能达到建筑艺术的审美要求。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古乐悠扬的中式建筑(图片来源:SSphoto)

作为能够长存于世的公共艺术作品,建筑表现了设计者对未来艺术的一种心态上的把握。其中难解的是,历经数十年乃至百年的艺术发展方向,是如何被领悟到并运用于建筑设计作品中的?

 建筑美学并非建筑理论,它面向的是人,是一个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建筑师在设计与文化相关的建筑,如教堂、图书馆时,能否表达出恰当的人文之美,就成为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走进一座设计完美的教堂,就如同融进一首庄严的圣诗;走进一座堪称典范的图书馆,就如同步入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建筑艺术是人对建筑本身的理解,也是人对建筑世界的把握。如何理解建筑本身,如何把握建筑世界,是当今建筑师们面临的关键课题。


 

圣诗般的西式教堂(图片来源:百度空间)

常常,当我们身临其境地进入建筑内部,才可能感觉到设计中有哪些缺憾。这时,我们从使用者的角色转换为一个建筑师的角色审视建筑,会发现需要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外形和空间,而是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行为的回应,以及构造和材料的审视和研究。建筑的生成是一个理性的逻辑,有着内在的秩序,它需要针对面临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设计。建筑为人、为人的生活而设计,这就决定了它需要有作为公共艺术作品的唯一性、差异性、独特性。

建筑是按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有组织地构成的物质存在,建筑的韵律是优秀建筑的生命力要素。把握住建筑的美感进行设计和思考,赋予建筑鲜活的生命和个性,是建筑设计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