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生而不息的建筑血脉
发布时间: 2009-12-27   来源:畅言网archcy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建筑作为人类生存载体的发展永远不会有终点,万年常青,生生不息。

 

 

 

贝聿铭先生成功地为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和巴黎卢浮宫等历史建筑谱写了新的篇章,获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使古老的艺术建筑迎来新的生机。建筑有它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也不可以轻易改变。建国60年以来,北京的发展和全国各地一样经历了历史性巨变,呈现出新的面貌,人们对生活的改善抱着积极热情的态度。其实,每个时代都会产生相应的生活模式,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规律。成功的建筑人和建筑作品都准确地把握了这一客观规律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民族柱(图片来源:百度空间)

2008年的奥运会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建筑文化财产。它不仅是体育、文化、教育领域的宝贵财产,也是建筑文化的丰硕成果。其后作为城市拓展新区,奥运建筑区将不断完善其功能,随着城市路网、商业区、旅游设施等配套功能完备,后奥运时期的经济、文化效应将逐步实现。奥运会从筹办到结束的全过程证明了一条经验:热情和理性是做好一切工作不可或缺的两个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缺一不可。

今日,新技术为建筑设计打开了新的空间,各种造型的建筑——曲面的、异形的,正随着新材料和新建造方式的出现应运而生。正如柱式构造建筑在古典主义时期广泛流行,成为社会时尚,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发展规律。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特别是现代,生活方式也应当遵循当代建筑的思考原则,那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法则,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生态、节能、环保等建筑核心问题。

前段时间,有媒体在介绍北京新建筑时,特地介绍了某剧院建筑的大型屋顶之大足以覆盖整个北京工人体育场。当然,从建筑技术成就来说,这也算是一种进步,用在体育场设计上就很适合;然而从剧院效果来分析,就未必是一种好的设计。因为剧场不一定需要巨大的空间,大空间必然要花费很大代价去解决声效问题,以及应对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管理维护费用。这种建筑设计中盲目追求体量和气势派头的例子并不少见,助长了一些地方部门互相攀比的恶劣风气。片面孤立地评说某一技术的优劣,就难免有失偏颇,关键在于这一技术应用的场合。就我国现代的建筑技术和经济条件而言,建造一幢几百米高、百米跨度的建筑已经不算是值得称道的成就,而这座建筑对人居、生态、资源的影响度才是被广泛关注的焦点。

建国60年大庆期间,天安门广场、长安街的国庆规划牵动亿万人心。天安门广场竖立起56根“民族柱”,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意。这不仅增加了广场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文亲和力,更有效地改善了空间比例。但它的形式和构成是否为广大群众、至少是大多数百姓所认可?这一点尚有待时间检验。但笔者认为,这一举动是值得肯定的、积极的、有作为的尝试。

北京近几年的新建筑,大多数是成功的,但也有失败的例子。新建的隆福寺商场大厦,就不被大众看好。虽然建在东四这一黄金地段,却没有原先隆福寺市场的人气,商业上较为失败,令人叹惜。幸好这种“大拆重建”的思维并未运用到大栅栏商业街的改建上,否则很可能产生更难以预计的后果。这充分证明,旧城改造应遵循“微循环”的规律,以小步改造、完善为妥。

城市与建筑都是公众事业,任何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这中间就不免有“自说自话”的悖论者,笔者所表意见也许正属此类,期望各位读者也能有自己的思考结论。

建筑,因其常新,而得常青。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