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闾丘露薇:一条将要消失的街道
发布时间: 2010-03-09   来源:网友棒棒糖投稿 

港产电影《岁月神偷》2月在柏林电影节获奖,不过在摄制组成员回到香港之后的记者会上,主角变成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场地——中环永利街。监制罗启锐以及导演张婉婷呼吁政府手下留情,让这条香港最后的六十年代风景线能够留下来。张婉婷说,在选择电影场景的时候,如果不是有这条街道,这部讲述六十年代香港人故事的电影,很可能要去广州或者马来西亚,那将是多大的讽刺。

在当年的港英政府兴建公共房屋之前,除了寮屋,几乎所有的香港人都住在唐楼里面。这些中西结合的建筑通常高三到四层,每层高四米。也因为这样,这些唐楼,就好像上海的石库门一样,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同时也成为香港与众不同的地方。永利街唐楼群的十二栋唐楼,一直都是不少影视作品取景的地方,不单吸引外来游客,就连香港本地摄影爱好者,也最喜欢到这个地方来取景,怀旧一番。

就在中环的高楼大厦的背后,这片唐楼群,展现着最最地道的香港生活方式,告诉大家香港一路走过来的历史。做为维多利亚城旧城区,这里是华人开埠早年的聚居地,有着特别的历史意义。

不过,面对要求保留这片建筑的声音,政府回应只会按照原来的计划,保留其中的三栋进行保育,也就是重新修缉,而其他的则会兴建六栋仿唐楼建筑,不过就承诺,会尽力保存这条街道的氛围。

对于这片唐楼的业主们来说,对于政府的重建大计反应不一,有的高高兴兴离开,有的则宁愿自己倒贴一百万,将整栋唐楼的外观还有管道进行修缉,证明给政府看,保育之后,至少还能够住上二十年。

和消失的湾仔喜帖街不同,这个地方不会因为拆除,而出现新的地产住宅项目,也因为这样,更让反对的人想不通,为何不能用整体修缮的方式,而是要推到之后进行仿建?

如果去重庆的磁器口,满眼都是仿古建筑,这是因为,仿建的成本远远低于维护翻新。至于逼真的仿古建筑给人的观感,想起韩国的景福宫。看着这个巨大的仿古建筑,还有门口的仿古表演,会以为来到了拍摄电影剧或者电影的片场,而不是在感受一个城市的历史。

在波士顿的时候,做房地产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城市一百年以上的建筑是不能够拆除,如果一定要拆,要经过非常繁琐的程序。进行维护和翻修,开支还有成本效益,当然比不上重建。想像一下,一栋老房子变成了一栋高层住宅,那带来的经济的收益将会有多高?

不过要感谢这种不以经济收益为优先目标的做法,让人可以感受这个城市的厚重以及它的与众不同。不过不要小看这些老建筑,当你走进去之后会发现,室内的设置是现代化的,而这样的模式在欧美比比皆是,这是因为,城市的规划,不但有着现在,也需要保留过去,才能展望未来。

想像一下,在一个城市漫步,从建筑感受这个城市一百年前、五十年前、十年前,还有现在的样子,那是多么赏心悦目的事情。当然,这不包括观赏那些仿古建筑,因为如果要看这些,直接参观内地的影视基地就可以了,何必舟车劳顿,漂洋过海。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