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李珠,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太原思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专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专业委员,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分析、结构耐撞性、预应力数字化张拉技术研究、结构检测技术等,主持分析了国家大剧院结构等重大工程。2009年,获“中国建筑节能减排十大突出贡献人物”荣誉。
听过李珠讲课的人说,李老师讲课很有个性,非常有水平,上他的课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洗礼,催人奋进。有位学生说,我只上过李老师一节土木工程概论课,非常感谢他,那节课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没有他的那节土木工程概论课,我是不会像现在这么喜欢土木的。
在任职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同时,李珠带着大伙做了别人不敢想之事,创造性地发明了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也称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和承重型玻化微珠保温隔热混凝土发明专利。而他说:“我其实是在靠老祖宗吃饭。发展低碳、绿色建筑等等,一定要多从老祖宗那里学习宝贵的经验。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财富,我们必须发扬光大。不想干事,满足于守摊子、保位子,只能是浑浑噩噩,甘做平庸事。”
传统土窑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悠久的建筑经验。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居住在窑洞中可以使人类健康长寿,或者说窑居生活是人类长寿的生活方式之一。传统土窑洞有冬暖夏凉,恒温恒湿、节能、隔音、洁净、安静、健康长寿、环保生活、生态平衡、保护自然风景、满足人类居住要求等特征。这是现代建筑所无法比拟的。在向绿色建筑进军的征程中,李珠从传统土窑洞中受到启迪。于是,他将传统土窑洞的优势引入到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中,在保持现代建筑原有风格和使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土窑洞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最重要的是材料结构。为此,李珠带领大家潜心研究,最终制造出具有绿色环保、保温隔热、防火、隔音吸音、吸湿透湿、透气、吸收有害气体等特点的新型绿色材料。接着,他们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对房间内的四周毛墙、天花板用新型材料进行科学的处理,对地面用新型绿色材料进行地暖铺设和地砖铺设等处理,整个系统组成一个类似于封闭六面体的保温瓶内胆式的保温保湿环境,从而构建出“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2007年,李珠和大伙在阳曲粮食局宿舍楼建造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
有关专家说,“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是李珠和思科达人多年研究、多项成果与专利技术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这个发明也可以叫"玻化微珠系统整体式保温建筑、内胆式保温、超低能耗节能绿色建筑"等名称。“城市窑洞”的问世,很快受到人们的欢迎,近三年来,思科达科技发展公司完成无机保温隔热工程近千万平方米,仅仅是去年,工程就达到70多项。从太原的迎宾苑小区、榆次的迎新小区、杏花村汾酒厂,到大庆的天辰别墅,很多住进"城市窑洞"的人说,我们不需增加投资或增加很少投资,烧较少的煤,即可享受窑洞般的居住环境。
凭着充沛的精力,富有哲学的智慧,李珠在不长的时间里,将思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成为集研发、设计、新型保温产品生产与建筑施工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李珠享有“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的著作权、发明权和商标权。市领导申维辰、张兵生先后到思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李珠对大家说,节能是最绿色、最丰富、最环保、最廉价、最美丽的能源,为此,我们将克服困难,争取更大的发展,公司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一项,20余项发明专利形成了公司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编制了两部相应的省级标准和图集,为"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推广和应用开辟了通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