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挪威人的城市观: 随时可以走进大自然
发布时间: 2010-05-27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说起挪威,不得不提自然风光,山峦、峡湾、午夜阳光和北极光,这些对全世界的人都有足够的吸引力,旅游业在挪威的重要地位也不言而喻。挪威已经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的首位。在上海世博会上,参观者无不为挪威馆的树木建筑以及内部的“北极光”而吸引。笔者近日远赴挪威,走访了斯塔万格、特罗姆瑟、奥斯陆等城市,并走进了莱因哈德和海伦妮夫妇位于挪威斯塔万格的Helen & Hard 建筑师事务所,探访挪威馆的创意之源。

 

斯塔万格,挪威馆创意诞生的城市。早报世博记者 高剑平 图

城市不能没有自然

对于挪威人来说,美好的城市不仅仅需要便捷的生活设施,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轻易地接触到大自然。对于美好城市的要求,挪威人更注重新鲜的空气、洁净的环境、很多的公共绿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在挪威人看来,自然和城市应该融为一体,和谐并存。记者随机采访了50多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挪威人,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自己城市的喜爱,而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居住在这些城市的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亲近大自然,这些城市的周围都有山有水,人们可以轻易地出门远足。

在大自然的熏陶之下,挪威人非常喜欢户外运动。受挪威人的影响,已经定居在奥斯陆的华人Helge发生了很多变化,她说,来到挪威之后,挪威人对自然和运动的热爱感染了她,现在,她不仅经常到野外踏青,还学会了滑雪运动。由于地理的原因,冬季运动项目一直是挪威的专利。从有滑雪项目开始,挪威就是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和滑冰的强国之一。在挪威,滑雪运动已成为挪威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挪威馆主题定为自然

而挪威馆的主题就是“挪威·大自然的赋予”,海岸、森林、峡湾、北极光等自然景观都是挪威馆的展示内容,整个展馆由15棵从挪威不远万里而来的大松树组成。这一从18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的设计,是莱因哈德和海伦妮夫妇最值得骄傲的作品之一,为了能充分地体现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这对来自挪威石油城市斯塔万格的夫妇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中国文化,他们还特意到上海看了豫园,并赞叹豫园的建筑非常有意思。

莱因哈德和海伦妮夫妇说,在设计展馆时,如何让自然与未来的城市结合起来是他们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最大的挑战。“我们希望挪威馆符合自然的规律,环保而且可持续发展。” 莱因哈德和海伦妮夫妇非常强调建筑的环保和简洁,并将其视作评价一个建筑好坏的标准之一,认为这是建筑设计师必须承担起的自然责任。

海边散步产生灵感

每一个挪威人都热爱自然,他们将大海、森林、美丽的峡湾视为最值得展示的国家财富。莱因哈德和海伦妮夫妇也不例外,他们所生活的斯塔万格市是一座位于挪威西南部海岸的美丽的海滨城市,一次海边的散步给他们带来了设计灵感,“回到工作室后就用小木片搭建了展馆的雏形。”如今,这个展馆的雏形已经被完好地收藏了起来,作为他们设计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见证。

挪威松树建展馆

莱因哈德说,之所以选择木材作为建筑基本材料,不仅是出于环保的考虑,还因为树木在中国也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为了增加更多的中国元素,前往挪威馆参观的人还能在这些树木上找到中国的古诗词。

经过反复的修改,挪威馆的外形确定由15棵“大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树”的树木部分全部取材于挪威的松树,为保证坚固耐用只采用松树中间最坚硬的部分,而来自中国的竹子则作为外部的装饰。每棵树从5米到15米高低不一,均有固定在地下的树根和空中的四条树枝,以树枝的外端为附着点所支起的篷布,形成了外观高低起伏的展馆屋面。

为了达到环保和重复利用的目的,莱因哈德说,搭建展馆的每棵大树都能自由拆卸组装,把大树的各个部件组装起来只需6小时。至于拆卸后如何利用,莱因哈德说,他们曾到广州邀请学生就如何利用这些树木发挥想象,学生们认为这些大树可以被造成电影院、图书馆、会议中心、公园。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