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现
发布时间: 2010-02-08   来源:网友xin投稿 

2010年的1月28日,大芬油画村发生了一件不平凡事件。一个叫作“千人油画绘制”的活动在大芬美术馆前广场举行。这个活动是配合上海世博会深圳馆的展览而举办的。500多名画工师傅每人完成两幅小油画,这些画将在世博会展览期间以某种方式在深圳馆展示出来。

 

大芬美术馆(图片来源:百度)

持续了六七个小时的主活动场面完全可以用壮观来形容。画工们在画架前认真地绘画;几十位资深画工担任指导;现场组织者忙碌地工作;穿着红色马甲的布吉义工们更是不辞辛劳地进行现场秩序维持和服务。好奇的人们在广场周边围观,孩子们更是像过节一样到处钻来钻去。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大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大型民间活动。

其实,节庆、狂欢和大型活动本身就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是形成城市感的重要软体性元素。而它对于城市硬件的要求,便是有足够好的公共空间能够支持这样的活动。大芬美术馆就恰好提供了这个条件。

由都市实践事务所设计的大芬美术馆建成于2007年。地处著名的油画村,强烈的建筑个性以及整合周边城市关系的努力使它得到建筑设计界的很大关注。建筑师把对这个巨无霸建筑体量的消解和与城中村的对话作为设计的关键,而社区中心公共空间的营造和开放式博物馆的概念也引起业界的反响和认同。然而两年过去了,大芬美术馆几乎都是在静静地站在一边,像一个长者无语旁观着城中村人们的生活。于是许多参观者向我们质疑:没有真正达到设计使用目标的建筑,其实际意义和建筑价值何在?

作为建筑师,我们则坚信:设计一个好的建筑空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即便它在一个时期内可能没有被正确认知或使用,但其具备的建筑价值和使用潜力是一直存在的。它的价值只需要一个推动,一个恰当的契机就可以得以实现。而我们相信这个机会出现了。通过这场活动,大芬村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魅力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他们找到了这个建筑与他们的关系。

夜幕降临,兴奋的人们开始聚集到美术馆顶层的天街上开庆祝派对。许多画工非常惊讶地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如此温馨而开放的场所。在他们的欢笑和舞蹈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真希望以后还能够再有这样的活动!”画工们在这样希望着。公共空间在他们的心中也同样生成了。

这一天,大芬美术馆回归到了它真正的地位,真正实现了它的公共空间的内在价值。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