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潮流设计 世博会上演"建筑时装秀"
发布时间: 2010-05-2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人文滋味:由外而内反复品味

在倡导人、城市与自然和谐融合的今天,建筑设计与服装设计正拥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它们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而诞生,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变迁,为了人类的审美而完善。

“雍容华贵”的中国馆与时装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今时尚界的民族风潮经久不衰,著名设计师皮尔卡丹,1978年首次来华后便借鉴各种中国传统飞檐的形式创作了肩部高耸的女装,并取名为西安飞檐。而Armani2009高级订制服也充分演绎了飞檐式袖子的大气。

在世博会上我们同样也看到充满民族特色的场馆。以东方之冠为主题的中国馆运用了中国红为主色,层叠出挑,如同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距其一步之遥的巴基斯坦馆设计灵感来自著名的拉合尔古堡,如同蒙着神秘面纱的阿拉伯女郎。尼泊尔馆则像身着传统服饰的贵族女子讲述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在传统文化中追溯过去同时更探索者未来,也许就是一种时尚风潮,一种文化古国的城市发展新风尚吧。

波兰馆“剪纸强”与时装

在光影中实现灵动之美镂空、蕾丝以一种隐约的透光感,在步履行间所形成的光影变化中演绎出流动的美感。这是T台上最为撩人的风景之一。而上海世博会建筑群里也不乏通过光影让凝固的建筑呈现动态之美的典范。

法国馆“通透网格”与时装

波兰馆以剪纸的形式来实现艺术与创造力的融合,变幻的灯光让剪纸的墙体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如同Prada去年风靡一时的蕾丝花边装。而法国馆的设计则让建筑浮于水面,通过纤维混凝土网格的外层,予人清新舒适之感,在通透中达到感性城市之美。

西班牙馆“藤条篮子”与时装

不过,最为向往的应该是西班牙馆的藤条篮子了。外形如波浪起伏,充满动感,就像城市在不停变化。在内里,阳光透过藤条的间隙。稀稀疏疏地洒到场馆中。用纯天然的藤条以复古的手法达到天人合一之效果,原来建筑也能像时装那样充满灵动之美。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