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的河道上近年来新架起了不少桥梁,在普通人看来,其中几座可谓上乘佳品。在媒体不吝赞美之辞,对桥“浓墨重彩”渲染的同时,笔者也似乎感到“罗马一日建成”并非不可能,相比于几年前还“土里土气”的桥,这般精美绝伦的作品,谁敢说比西方的差?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持如此观点,有人就一语道出其中的玄机:这些桥根本算不得多么“伟大”,顶多是“舶来品”罢了。笔者不信,这才发现网上相关的言论早已铺天盖地。对照了其中几张照片,终于“心服口服”。不看说明,笔者竟将西班牙塞维利亚阿拉米罗大桥误认成该市的A桥,而该市的B桥则与法国亚历山大三世桥几乎同出一辙。此外,C桥和英国纽卡斯尔千禧桥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引来了人们激烈的争论。
这几座桥自建成以来,便成为报纸电视的“常客”。然而遗憾的是,关于这几座桥的“原形”,媒体提及的可谓凤毛麟角,却不知是何缘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建筑也是一样。在展示自己创新的同时,将原型大胆地公之于众并加以比对,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相反,一味地“拿来”而后又一味地“避而不谈”,待“原形毕露”之时,不仅得不到尊重,反倒会招来人们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