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城市何以安放不下古建筑
发布时间: 2010-05-1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城市在向现代化疾行的同时,如何储存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这已是一个日益尖锐的文化命题。所以,深圳宝安沙井南洞古村一处清代古建筑群遭到拆除的消息,才格外令人痛惜嗟叹:我们到底该以什么样的眼光,来打量那些承载斑驳岁月的古砖瓦?

这些被拆除或即将被拆除的古建筑甚至没能进入文物保护名单,如果散落在乡间,它们也许只是一些普通的民居。但这是在深圳,在缺少历史纵深的年轻的深圳,它们的价值应该得到重估。那些依然精美的雕梁画栋,除了交给粗暴的推土机,能否给予一个更好的出路?

其实,它们或许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声名日隆的观澜版画村,就是现代版画工坊与客家古村落的完美结合。从某个角度说,正是那别具韵味的客家古村落成全了版画村。曾经以模型形式走进文博会的大万世居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始建于十八世纪的大万世居是深圳现存建筑面积最大的客家围屋建筑群,如今已开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曾有专家表示,大万世居是深圳发展文化产业不可再生的本土资源。考虑到深圳的现实,是否还应有更多的檐角青瓦被纳入这样的视野,以寻求文化遗存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

当然,包括古建筑在内的各种文化遗产并非仅仅具备经济的、产业上的意义,并非仅仅指向一张旅游门票,它还与我们的精神生活有关,与城市的文化生态有关。毫无疑问,深圳如果只剩下了越来越高大气派的现代化建筑,而找不到几处古建筑抑或是旧巷道,终究会显得单薄,缺少一种沧桑之美。即使香港那样的国际化都市,也不仅仅是一座钢筋水泥森林,在那里,你一不小心就会和被悉心保护的古迹遗存相遇,从而感受到城市时尚现代的另一面。

现代深圳的另一面呢?一些古建筑成功抵御了岁月风雨的侵蚀,在今天却往往遭遇被侵吞毁坏的命运。比如,从以往的报道看,福永的凤凰村古村落,多栋古建筑已经坍塌;龙岗客家围屋日渐老化,白蚁活动猖獗……历史文化不是用以点缀的口红,是城市的根脉所在。也因此,今天,我们当学会对残存的古建筑保持必要的尊重,更深地理解它们之于深圳的价值。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