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治里是18世纪中期由法国人按照网格方块布局在印度建立的一座城镇。1954年印度独立后,城镇的格局和古建筑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在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的实施下,成为古建和城镇保护的一个典范。

新华社照片,上海,2010年6月3日

十几年前,城市的快速发展威胁到了印度小镇本地治里的历史建筑遗产。传统房屋被大面积毁坏,一些历史建筑的所有者选择购买与街道传统特色格格不入的普通混凝土住宅,而不再为这些老建筑花费心思。
随着政府和居民保护古迹意识的觉醒,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参与,位于本地治里中心泰米尔区维塞尔大街的许多历史性建筑得到了修复,历史建筑的所有者将修缮过的房屋改建成饭店出租给游客,古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这些建筑的照片被放在了上海世博会本地治里馆中展出。
本地治里馆作为一个启发性的最佳城市实践区案例,旨在带给中国观众这样一条信息:城市化的进程中,无数建筑遗产和生活方式受到威胁。文物保护需要业主的参与,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的努力,资金的援助和立法的保护。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并非要以拆除和消灭一个旧世界作为代价。修缮古建筑,保护和保存传统生活方式,或许具有更长远的人文、社会和经济价值。
本地治里被称作“很不印度的印度”,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印度的法式风情。游客对那些由历史建筑改建成的饭店趋之若鹜,如果不事先预订,恐怕很难住进这样的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