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正文
马岩松:技术,永远是配角;人,才是主角
发布时间: 2009-12-16   来源:abbs投稿 
中国的设计总是处在一种特别尴尬的境地,总是想在外国的东西和传统的东西里采用折衷主义,中和一下。这就显示出我们这个民族还没有力量去思考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风格。

很多人认为我的MAD 事务所就是“疯狂”的意思,其实不然,MAD 事务所实际是made in china(中国造)的意思。MAD的使命是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当代的问题,告别“方盒子”的建筑理念,做属于未来的设计。对现代主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反思与革新是面向国际的MAD 事务所在中国所必须担当的历史责任。我们已经在不同场合听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建筑师给我们中国的本土建筑提过这样的意见,那就是我们的“方盒子”建筑设计理念。 

 

马岩松:看重每个项目背后那座城市的发展和梦想

我觉得中国的设计总是处在一种特别尴尬的境地,总是想在外国的东西和传统的东西里采用折衷主义,中和一下。这就显示出我们这个民族还没有力量去思考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风格。虽然有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自觉思考,但是力量还很薄弱。我觉得设计师即使再忙,也要思考,没有思考光会干活永远只有粗劣的东西。

现代主义的起源都是在欧洲,在中国没有基础,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去批评中国的现代建筑,中国有一批搞实验建筑的人,他们没有成果是因为他们脱离现实,并没有关心到中国特色的问题,比如阶层、城市公共空间、人口密度以及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大量的农村改造为城市……与这些现实脱节而去讨论理念上的创新很苍白。这些现实问题其实就可以成为引擎去推动人们思考中国现代建筑。当然,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我们都是在一步步地找寻,谁都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

我提出的“技术,永远是配角;人,才是主角”这一理念就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相信在中国本土也能有大批的有创造性的建筑产生,只要我们建筑师把自己定位为主角。我之前设计的“梦露大厦”,如果放在中国,很多人都会跳出来批判我不守规矩,但我恰恰是凭借这个设计而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国外通过公开竞赛获取国际大型建筑项目资格的设计师,所以,对新一代的建筑师,要允许他们创新,发挥形象力,并给予足够的空间,就像大家也接受我的很多看似“天马行空般的建筑设计思路”一样。

我觉得在中国做我想做的事情,最大的意义在于我和中国一起发展,而不在于要造一个楼挣到钱就好。在这里,我每天看到城市和人的变化。由于各种项目,我可以在中国不同经济状况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非常有趣,和这些真正改变这个城市环境和发展的人一起工作,进行思想交流。我们可以积极交流,而且我们并不怕犯错误,这是关键,这和我在国际上中标造一个大楼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因此在中国,我的每个项目背后都有一座城市的发展和梦想,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