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业界名家  > 正文
绿色建筑要有我们自己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0-08-02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投稿  转载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展绿色建筑应遵循五项准则

绿色住宅基本功能示意图(图片来源:百度)

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仇保兴: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应遵循五项准则。第一,绿色建筑要有我国的特点,即“因地制宜”,从乡土建筑中学习古人的智慧。因为我国除了不同气候区的差异性极大以外,一万多年的农耕文明已经积累了无数节约资源、能源的建筑知识。比如陕北、山西的窑洞是冬暖夏凉的覆土式建筑,能耗比普通建筑可以降低70%以上,再比如南方的徽派建筑,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自然通风并利用浅层地热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一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注重建筑的节能,现在只是采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结构来重现古代的智慧。

第二,要采取全寿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在设计、施工、运行、特别是拆除再利用等方面都要使得建筑对环境的干扰达到最小,有些城市建筑寿命(因为短视的城市规划和不当的大拆大建)从现在的平均35年也应该提高到100年甚至更长久,延长建筑的寿命就等于节能减排。

第三,低品质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达到最大化。建筑节能不仅要着眼于减少能源的使用,还必须尽可能采用低品质(低能值转换率)的能源,利用低品质能源进行建筑整体性和基础性调温,比如利用地热能、太阳能或者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基础性调温,而高品质能源来进行局部性、精细性的调温,这将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通则。在早前的发言中,UTC副总裁作为能源专家向我们展示了电能的宝贵,从化石燃料的开采、发电、电力输送一直到最终用户使用,建筑本身实际只消耗了30%的电力能源,还有70%都在中间环节上浪费掉了。所以,看似节约了电能,实际上依靠高品质能源的高效利用还不能达到真正的节能效果,必须按照尽量利用低品质能源的原则进行建筑设计。

第四,要实行全过程控制,建筑节能要达到“四节”性能,就要注重在施工和尤其是长达几十年的运行阶段对建筑进行精心的控制和调节,所以,我国应该建立专业的绿色物业管理,这方面可以启动一个全新的行业。普通的透明玻璃即使加上我国人喜欢采用的内遮阳,隔热的效果都非常差。但是,一旦采用外遮阳就使得建筑的隔热效果大大提高,采用外遮阳可使空调在夏季的能耗减少60%左右。在阳光辐射能方面,只要通过外遮阳窗户就可以达到屋顶和外墙相当的阻隔辐射强度,这些绿色理念必须通过专业的物业管理来逐步与建筑的维护紧密结合起来。

第五,精专化和系统集成创新将成为绿色建筑技术队伍培育的两个主要方向。绿色建筑涉及专业众多、技术体系非常复杂,越是专门化,越可以在相关领域快速积累知识。绿色建筑比传统设计更加强调专业化分工与协同,必须非常重视设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大学的建筑学科设置也应该符合这样的要求。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专精化的同时也要有相关的专精化技术加以配合,更重要的是要从局部设计走向整体性设计的平衡,使绿色建筑在不同方面都能够和谐一致,发挥应有的节能减排效率。

记者:最后请谈谈您对绿色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前景的展望。

仇保兴: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虽然只经过了短短6年的时间,但在这6年间已经从建筑单体节能改造走向社区和基础设施的整体生态绿色;从追求绿色居住场所走向生态城市整体优化推进;从节能、绿色技术硬件的推广应用走向绿色生态社会新风尚的建立。我国的建筑不能一味追求奢侈、浪费和讲排场,在建筑设计上要恢复我国传统节俭的文化和自然的理念,能够取之有度,同时和谐相处。我们今天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城镇化、我国大建设阶段在世界的和平崛起和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绿色建筑的发展扮演了一个最最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