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表示,目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构成指标权重正在调整中,调整权重后,居住类比重将上升,而占32%的食品类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国家统计局7日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公众开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过程。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表示,目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构成指标权重正在调整中,调整权重后,居住类比重将上升,而占32%的食品类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魏贵祥说,目前居住类占CPI的比重大约为14.69%,调整权重后,居住类比重将上升,而占32%的食品类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房类价格比重进一步增加意味着它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将逐步增加。食品类这些年一直在下降。上世纪80年代以前,食品类权重大概在60%左右,现已降到3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支出比重会越来越小。
“从价格统计工作来讲,计算CPI不能把房屋价格纳入进来”,魏贵祥说,欧美国家一般通过购房者的月供因素使房价间接进入CPI,月供因素包括购房贷款额和利息。国家统计局没有把购买房子价格纳入进来,不等于CPI没考虑城乡居民居住类的消费。目前中国CPI居住类调查的项目不少,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比如木材、水泥、砖瓦砂石、电料等;租房和自有住房,如购房贷款利率、物业费、各种房屋维修费等。
1.国际标准不把房屋价格纳入进来。目前的统计国际标准把住房列入固定资本形成范畴(即投资范畴),因此目前中国及国外统计部门计算CPI时都没有把房屋价格纳入进来
2.居民买房子花费巨大,但购买的房子是要逐年逐月地消费使用,现在的房屋可以使用70年。也就是说房子购买与消费在时间上是严重脱节的,而CPI是按月调查当月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