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9:30,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和北京市规划委对“中服地块”进行现场勘探后,针对开发企业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此次答疑会有近二十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名参加,中建、京投银泰、万科等品牌开发商均在参加答疑会。

中服地块现状图,其地处CBD核心地带(图片来源:新浪地产)
1月9日上午9:30,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和北京市规划委对“中服地块”进行现场勘探后,针对开发企业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副主任叶向忠否认了舆论质疑的“内定说”。此次“中服地块”答疑会有近二十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名参加,其中包括处在舆论风口的“远洋地产”,另外香港置业集团、SOHO中国、万科、中信、保利等知名开发商均在报名名单之列。
外界质疑高门槛 为开发商答疑开先例
为地块举行答疑会,在北京市土地市场尚属首次。在今日上午实地勘探完中服地块之后,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北京市规划委、CBD管委会相关官员在中服地块附近的某阶梯教室回答了开发企业的疑问。
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工作人员统计,报名参加答疑会的企业多达20多家,尽管现场部分企业临时缺席,但是参与企业还是占据了阶梯教室将近一半座位。
答疑会缘由外界对中服地块对竞买人资格的限制。“中服地块”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中对竞买人资格要求为出让宗地的竞买人须为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组成的联合体。
其中:金融机构应为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且注册资本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并在联合体中绝对控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具备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且注册资本不少于30亿元人民币。
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在北京土地出让市场上第一次对竞买买家设立如此高的门槛。因此,外界质疑声不断。
地价一次性付清 实力开发商操盘
在答疑会上,叶向忠表示,中服地块竞买条件是根据CBD的整体定位设定。“原本考虑必须完全为金融企业自用才可取得,但是中服地块面积有点大,考虑到金融企业的需求没有这么大,地块又不能分割。”,鉴于此考虑,中服地块由有实力的开发企业操盘,未来持有经营,对外出租,不允许买卖。
叶向忠说,对中服地块设立高门槛是为了保证中服地块的开发质量,排除一些资质较低的开发商,避免出现拿地之后不能按时开发的情况发生。
另外,叶向忠透露,中服地块地价款将采取一次性付款方式。
需金融企业入住 澄清内定远洋传闻
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副主任王兵曾表示,由于中服地块所在位置位于CBD的核心区域,政府想把其打造成一个地标性建筑,对它的产业定位、规划造型、建筑质量等方面要求都比较高,其中规划用途为商业金融、公寓、公交场站。
同时,叶向忠澄清了内定远洋的说法。他表示,同时,开发企业可以由多家开发商组成,但是必须有一家有一级开发资质。“中服地块竞买条件是根据CBD的整体定位设定,为了吸引金融企业入住,需要有一家有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自用(乐居注:“自用”意为开发后供该企业使用),同时,开发企业可以由多家开发商组成,但是必须有一家有一级开发资质。”
不可能挂牌价成交 底价严格保密
知名房地产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经在微博上表示,中服地块挂牌出让公告指向性很明确,符合条件的企业只有一家。1月13日,内地大型房企远洋地产(3377.HK)公告,中国人寿已在1月12日购入中化股份所持远洋地产的4.23亿股,持股比例由16.57%增至24.08%,从而跃居公司第一大股东。
有舆论质疑,中服地块很有可能挂牌价出让。
在答疑会上,叶向忠指出,他从来不知道人寿入主远洋事件,认定中服地块未远洋量体裁衣说法并不可信。
叶向忠表示,对于中服地块,国土部门制定了底价策略,并严格保密,如果最后竞买价格不超过这个底价,将不会进行出让,“最终的地价只有一个人知道,如果被竞买买家知道,其将直接承担责任。”
“底价制定过程是集体决策,有一个标准和程序选择,最后确定的价格是严格保密的,不可能外泄。”叶向忠表示。
编辑点评:
黄金地块就想一块肥肉,开发商们自然如狼似虎地盯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