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地产界 > 新闻  > 正文
五部门重拳遏制囤地炒地
发布时间: 2009-12-18   来源:深圳商报投稿 
通知还规定,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当期应缴土地价款(租金)应当一次全部缴清,不得分期缴纳。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向记者表示,开发商拖延缴纳土地款的现象一直存在,个别开发商甚至要通过销售回款来缴纳土地出让款。

 

图片来源:大洋网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第一招棋,落在了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上。

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称,今后在土地出让中,首付款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分期缴纳全部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

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对遏制“囤地”和“炒地”现象起到有效的作用,但由于提高了开发商的拿地门槛,有可能对土地供应产生一定的抑制。

出让收入:首付款不低于50%

这份通知由财政部、国土部、央行、监察部、审计署5个部门联合发出。有业内人士指出,相关规定实际上早已成型,五部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发出,作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第一步。

通知规定,今后在土地出让中,首付款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分期缴纳全部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

通知还规定,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当期应缴土地价款(租金)应当一次全部缴清,不得分期缴纳。

据了解,对于土地出让首付款的缴纳比例,此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执行中多遵循20%的标准。对于土地出让价款的缴纳期限,同样没有具体规定。今年年初,为刺激房地产开发投资,一些地方延长了土地出让价款的缴纳期限,如广东就规定,延长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表示,开发商拖延缴纳土地款的现象一直存在,个别开发商甚至要通过销售回款来缴纳土地出让款。

上述通知称,在土地出让收入管理中,有的地区存在拖欠土地出让收入问题,未能做到应收尽收;有的地区越权减免缓缴或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造成土地出让收入流失。

邹晓云表示,此规定抬高了开发商的拿地门槛,将对“囤地”和“炒地”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也可能带来新的垄断,即资金雄厚的大开发商和国企将更容易拿地。

今年5月,北京“朝阳区广渠门外10号地”以10.22亿元的价格被富力地产拍得,按照双方的合同约定,富力首先支付土地出让金的20%,剩余部分在180日内付清;而在“广渠路15号地”的出让中,具有国企背景的中化方兴以40.6亿元拿下,按照合同约定,中化方兴在3个工作日内付清全部土地价款。两者的资金实力差距可见一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表示,此规定的另一个弊端在于,将会抑制土地的供应。他表示,由于拿地的资金要求提高,必将延缓土地的供应节奏。

出让支出:10%用作廉租房保障

对于土地出让价款的支出,通知规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用于补充城市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同时,“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

在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了土地出让收入5个使用范围: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支农支出、城市建设支出和其他支出。

上述研究人员表示,地方在土地出让支出中存在不透明的现象,建议在明确支出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具体的支出项目。

出让合同:严格遵守竣工期限

通知规定,严格执行土地出让(租赁)合同、划拨决定书。对于未按时缴纳土地价款、未按合同约定动工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拖欠土地出让收入期间不得参与新的土地出让交易活动。

去年5月,在国土部和工商总局联合制定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中,首次约定了建设项目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其中,属于商品住宅项目的,原则上开发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年。

但一直以来,延期开发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媒体报道称,在2007年广州市的27个“地王”中,其中有20个至今没有动工。而按照规定,土地闲置满一年的,用地单位或个人要缴纳20%的土地闲置费;两年不开发的,政府可无偿收回。

邹晓云表示,如果开发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进行开发,或者政府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就不会存在“囤地”现象。至于新规能否达到效果,关键仍在于地方的执行。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