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幕落
第二幕:电气专业如与其他专业相互协调
建筑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庞大工程,需要各个专业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任何的合作,在其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电气工程师而言,与其他专业的合作往往也会遇到相关问题。有这样一句话值得回味:遇到问题时,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如何推诿,而是要考虑如何解决……
幕起
汪猛:我们进入第二个话题,电气专业和其他专业如何协调。我们在和其他专业协调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裴雷:我在刚毕业的时候觉得电气设计师应该学会说“不”,学会和甲方以及其他专业说“不”。但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发现,我们越来越多的是妥协。这个工作其实是一个服务行业,有时候为了拿到更多的项目,还是要处于一个服务地位。和其他专业的配合、协调是要同心协力的,不能觉得某些做法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不利,就拒绝其他专业提出的要求。
现在我一直在想,其他专业和甲方更需要什么,我应该如何配合他们。比如建筑专业,他们关注的是外立面是否美观,所以在和建筑专业配合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些问题;和室内专业配合的时候要考虑灯的尺寸和吊顶的形式;和结构专业配合的时候就要考虑开洞不能随便开;和设备专业合作,可能设备专业需要时间,不能逼他们太狠;对于甲方而言,我觉得他们更希望少花钱多办事,所以尽量把设计简化。
畅言网编辑:我们电气工程师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是否有很大的权限呢?
汪猛:在设备选用和材料选用方面,可能我们更是依据建筑本身的功能、标准、需求来确定。当然如果对于某个系统而言,甲方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那些基本的设备还是依据建筑本身需求来做的。
裴雷:我们可能会根据建筑的品质来设置材料的标准,如果甲方要降档次,我们就有必要提醒他们和建筑的定位不符。
赵亦宁:就目前建筑业的现状而言,甲方一味要求我们出图的进度要快,但实际上这是对他们利益的损害。比如合理的设计周期应该是三个月,甲方要求一个月完成,而一个月也能出图,但是质量就不敢保证了。一个月后把图给甲方了,实际上这是一个思考得很不完整、很不周密的方案。同时,设计师还有这样的心理,即设计好的图纸是不愿意修改的,设计好这个项目后就会有新的档期了。即使是修改也是应付一下,实际这是不停地再给之前的设计打补丁。
通常电气设计是按常规操作,尽量简单化,但可能有时会考虑不周全。电气设计师和专业配合问题上,设计固然很重要,但是施工更重要,施工是实现工程的最后一个关卡。我比较满意中建三局施工单位的表现,他们做得非常好。我认为后期施工是很繁琐的工作,前期方案不用考虑那么完美,后期要很精密,对四个专业都要了解,比我们还要高一个层次。应用BIM软件是低碳的做法,避免浪费和内耗,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这点我很有感触。希望这个BIM推广能够尽快走向正轨。
汪猛:北京院要成立一个BIM设计相关的部门,最终会成立一个公司,不仅是是为被北京院服务,还要为其他公司服务。
赵亦宁:从事一个工作时,人的心态非常重要,高兴时和头疼时状态完全不同,这也和人自身的健康有关系。我们工作室比较注重设计后面的环节,领导会留一定时间配合施工,给我们大量时间做设计。在其他的工作室未必领导能够想到这一点,我们还是比较幸运的。
汪猛:电气工程师如果要把项目做好,我们需要一个懂得全面知识的建筑师、一个通情达理的结构工程师,一个效率高的设备工程师,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如果建筑师和设备工程师缺了一环,我们的工作很难配合下去,会遇到重重困难。和其他专业发生矛盾时,我们要不断改图。
赵亦宁:电气工程师从开始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有“礼让”其他各个专业设计师的素质。
畅言网编辑:电气工程师和如何与其他专业配合?
汪猛:这是一种双面的关系,如果给建筑师很好的条件,设计工作会很顺利,但是不会显示我们的本领。如果条件很苛刻,我们依然做得很成功,那就说明水平高。结构专业和建筑是有很多矛盾,建筑师做成的设计结构专业都能实现才是最牛的,总能想到一种方式来适合建筑的形态,这才是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理念。
夏子言:我接触比较多的是设备专业,不能一直催他们,我需要他提供的资料事先想好,他们肯定有漏的地方,先要把建筑装在自己的心里,知道我需要什么。
赵亦宁:我觉得电气工程师要具备比前三个专业更强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好,一定要相信咱们是最伟大的专业。
杨萌:比如一个项目我们曾经加了很长时间班,反复地更改,而且不是新改的,共改了三次。我们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每次改的时候都保存起来,加上时间备注。这样再恢复到从前的图纸就比较快。
汪猛:我们遇到过一个建筑师画图一直改,我们画图的过程中还在不停在改方案,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没有经验的建筑师,方案设计很快,但是改的频率也很高。
赵亦宁:其实走过来以后我们的修改工作是非常值得的,为了建筑的完美我们做出了贡献。改图的时候可能愤怒,结束之后会充分理解,有的时候不能接受因为还没提高到那种“境界”。
韩京京:我觉得是电气专业虽然是小专业,但是不可或缺。建筑师设计特别炫目的楼,电气工程师能使它具备更多的功能性,让建筑生动起来。
裴雷:我刚毕业时候被灌输的理念是“电气专业是垫底受气的”。作为一个电气设计师,我认为关键要把自己心态摆正,不能觉得自己的工作无所谓,应该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工作过程中体现出专业性,这样会得到相应的尊重。
宋辰:电气专业是最有发展的专业,未来楼宇控制、空间舒适性、自动化方面是需要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师才能的。我们是不可或缺的,电气专业也是最值得研究的方向。也许100年后的建筑发展成为人类未来概念性的房屋,也是依靠先进的电气设备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应该自豪。
汪猛:方案创作阶段电气专业是建筑师的顾问,我们提供的是咨询的服务,在出图的阶段,我们是建筑师的伙伴,共同把建筑师的创意变成可实施的方案。出施工图的阶段,电气工程师变成“保姆”,给所有的人进行协调、忍让、牺牲、弥补,最终落到我们的身上,这是最常见的。到了施工阶段,电气工程师恢复到设计师的位置。有的施工单位不专业,电气工程师要到现场指导。如果有一个懂得全面知识的建筑师、一个通情达理的结构工程师,一个效率高的设备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就可以“享受”我们的建筑设计,我们可以为他们做得更好。但是现在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是痛苦和无奈的过程。
畅言网编辑:电气管线就像人体的“血管”,是为整个建筑输送能源的,电气工程师的设计是维持建筑生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汪猛:这个比喻还是比较贴切的,建筑里面所有的能源都是通过电气来传输和控制。“血液循环网络”和“神经网络”是电气工程师所要设计的“管线”,维持现代建筑的生命,但对于古建筑并不需要这些东西。
赵亦宁:这个理念需要我们逐渐地去渗透,现在让别人理解可能很困难,只要我们自己理解就可以。正像汪总所说,我们需要让大家知道电气工程师的声音,我们真正是建筑的“精神”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