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脉诊”绿色建筑  > 正文
“脉诊”绿色建筑
——畅言网设计师沙龙上海站
发布时间: 2012-07-03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李鑫:

绿色节能,我们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被动式建筑设计,即设计出发点能够跟气候相结合,采用合适的技术材料、技术形式,比如保温、通风、保温、遮阳、采光等。二是区域能源规划。三是建筑智能化、四是生态水处理技术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设计领域。

沙龙现场

钱颖初:

区域能源供应形式在欧美很多情况下实施得都是不错的,但这是跟政府的支持有关的。很多东西跟政府有关,牵扯到很多利益问题,包括土地、项目归属等。还有个长期运行问题,如果将能源价格提上去,客户是否会同意? 进一步,设备配置如何逐步扩容?能源站有很多能源输入方式,在中国一般是使用天然气,但电生产出来却没法上网,限制了发展规模。这个问题政府解决不了,主要是电力局的问题。

李鑫:

能源监测也是我们重点着力的一方面,因为在能源使用方面大家都能做,比如做能源预测、能源模拟,虽然都是假的、都要真正的数字来说话,但还是要通过模拟来比较真正的数据。而我们的手段就是能源监测,一个高技术的监测。这方面国内好像也在做,政府补贴也不少。

钱颖初:

我感觉中国要推动绿色建筑技术或者设计都不是问题,大的问题还是机制,机制问题不解决其他都是次要的,我觉得政府还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好的。

我们现在的心声就是希望绿色建筑不需要任何补贴,绿色项目自己就能补贴自己,当今社会如果方方面面都到位了,确实是利国利民,而那时我们这些建筑师、设计师、建筑工人也会有很大的自豪感。一个项目的价值在哪里,肯定是体现在它今后的使用价值中,而建筑的能耗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机电,也可以帮助建筑增值,这种情况下,一个建筑师、一个机电工程师就该懂绿色节能方面的知识,可以做计算,可以更专业一些。绿色建筑这块今后应该有个准入门槛,这个门槛也应该基于市场而不是基于政府,这个机制是有希望的,我个人还是很乐观的。

同时,BIM是个很好的方式,但不能确定整个BIM在建筑中都是非常好的。BIM包括两个专业:建筑与计算机。用量化来研究,建筑物理我就不说了,这个帮助很大,但是有时候工具是用来忽悠人的,因为工具往往年长的建筑师都不很会使用,会用的人又是些实践经验尚浅的年轻建筑师,结果就是拿着这个东西去搪塞人。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包括股市、绿色建筑都是好的工具,但是好的工具要看在谁手里使用。

如风水问题,不好好用,往往成为迷信。我看了一些书,绿色建筑我觉得与风水联系很大,绿色建筑要解释风水我觉得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这个在此不做展开,到时候咱们谈风水。规划跟风水的关系也很大,我觉得中国的建筑师很多都不研究风水,而古代的陵墓设计是很讲究风水的,陵墓的拜祭是有时间的,早上是最好的时间,这个时候阳光正好通过照射的一个孔,这是非常好的景色,风水师都计算过的。太阳角度低了以后,进来的光是眩光,眩光会让眼睛不舒服,特别是用电脑,把窗帘降下来然后再开灯,通过动态模拟,这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能效节省5%,这5%的节能如果使用机电设备的话没有一百万元的投入是做不了的。

咱们再看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很有意思,这个部分是机电设备,我们在这个项目中担任了整体调试顾问,价格也非常高,所以说我们前期也介入了调试。他们采用了标准的设计,我们修改了他们的图纸,把水泵改成串联方式,第一,水泵方面可以省钱,第二,还能让他们今后的能耗下降。

为什么我们会强调这些方法,因此希望大家理解绿色建筑是可以省着钱来做的。包括规划方面,规划方面的前期概念性规划,能源、水、废弃物等一旦完成好,能够在节能中占百分之三十。

沙龙现场

黄俊升:

其实第一个方案的问题是规划site planning的问题,选A还是B,这是规划师他必要养成的基本训练,这个基本知识提供规划师在精密计算外的一个初步判断,这是每个规划师必须要掌握的。

刚才刘工讲的都是传统设计,可持续设计是一个好的设计是需要这样的,不要把绿色设计看成一个很神秘、很了不起的东西。

钱颖初:

规划确实很重要,规划方面有很多条规矩,一些规矩应来自于可持续发展。跟在座各位共享一下很多人上班和回家的路线,办公楼跟居住区,南北设置好还是东西设计好?这与气候有很大关系,实际上很简单,夏天的时候人们上下班走哪条道路不会被晒到?当然是南北走向的路,所以这个原则我们要知道,但是很多规划师不知道,他们做设计的时候根本不考虑这些问题,这就是弱点,就是99步跟100步的区别。

幕落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