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
随着互联网经济在各个层面的渗透,如今电商们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专业性极强的传统垄断经营领域,包括在金融、运输、通信、商贸、医疗等,他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出颠覆性的效果。同时,传统商业也已经越来越抵挡不住电商的侵袭,百货业已经式微。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初,随着小米的雷军宣布进入房地产业,整个行业敏感的神经终于被彻底调动起来。面对这样的形势,嘉宾们在沙龙现场针对"建筑业的发展会不会也被互联网颠覆、互联网在其他传统领域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建筑师如何能在互联网风潮中寻找到自身的定位"等问题,各自阐述精彩观点,展望对互联网时代房地产发展模式的变革趋势。【查看全文】

嘉 · 宾 · 观 · 点
张万桑:建筑师可能有一些怀旧自恋情结,总是生活在过去的世界。当我们有机会将建筑作为媒介和载体,我们没有像其他类型设计师一样主动去做。以至于今天许多网络化界面已发展到随身手提,可以让出你给它制造的空间。【更多观点】
毛厚德:作为城市,如果结构上能摆脱原有方式,形成更加有效的聚集,以聚集为核心展开的城市结构,甚至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城市文明史将会发生巨大的革命。这种革命发生的地点绝不会是城市发展已经形成的欧洲、美国。【更多观点】
吕宝斌:
假如说互联网的出现,包括商业体质的改革,商品的价格达到平等的,我们的商业地产以及商业设施更健全,再加上现在有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群体,还有强力的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的商业地产是有发展空间的。【更多观点】
郁晓东:
我作为建筑师,对互联网是又爱又恨,恨源于对互联网发展的恶化现象的愤慨,互联网导致现在人们面对面的交流变少甚至没有,我对它的喜爱是因为不专业的开发商可以通过网络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更多观点】
周学文:我最近也在和很多的开发商、政府甚至是建筑行业的朋友研究这个大数据时代具体是什么情况。其实,我觉得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个性化的、便利的生活方式。反过来,大数据好像就很简单。【更多观点】
专题链接
深度 · 专家论道

叶青: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看商业建筑的定位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则更关注绿色建筑、由此提出了自己的三个观察视角与三方面的思考建筑节能的本质。在叶青看来,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更多的是管理思想问题。智能化工具、监测平台等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当系统设计、管理思想不能达到节能、绿色的本质追求时,智能往往空置。目前许多大楼的智能平台实际上都在空置。

潘石屹:开发商是推动新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互联网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表面的改变,而是一个根本的改变。这个改变使设计,管理,经济,甚至政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看到互联网出现的这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变化超过了过去上百年的变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巨大变化的过程中,时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大家谁也离不开谁了。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editor@archcy.com 电话:010 56064888 传真:010 56648999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editor@archcy.com 电话:010 56064888 传真:010 5664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