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2014第五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研讨会成功召开

为了继续声讨丑陋建筑,杜绝丑陋建筑的继续蔓延,让丑陋建筑评选活动更加完善,2014年5月15日,"建筑畅言网2014第五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新闻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活动中,主办方建筑畅言网首先向与会专家及媒体介绍了第五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活动的进展情况,嘉宾们在对活动给予肯定同时,也在活动形式、操作方法、活动细节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查看全文】

  本期嘉宾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王明贤
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资深总建筑师
布正伟
中国建筑学会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顾孟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曹晓昕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韩林飞
维思平建筑设计董事总经理
吴钢
中国国家画院建筑设计公共艺术中心主任
王永刚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王戈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杨昌鸣
超城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车飞
      伟大的建筑都是相似的,都拥有较高的水准,丑陋的建筑则有各自丑陋的形态和原因。也许时间会检验一切,人们关注当下建筑的好坏美丑,是因为它们关乎未来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也关乎每一个使用者的工作与生活。真相或许是残酷的,但真话总要有人去说,我们愿意一直在建筑审丑的道路上一直前行,对丑陋建筑给予当头棒喝。我们希望引起公众的关注,通过舆论的力量让那些不理智者主动反省,让中国的建筑文化远离堕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查看全文】
嘉 · 宾 · 观 · 点
王明贤:大家都在感叹:中国没有建筑评论。80年代,中国有曾昭奋先生、顾孟潮先生、布正伟先生,但是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建筑评论家。其实,当代也有建筑评论,建筑评论家就是网民,丑陋建筑评选实际上是网民推动的。【更多观点】
布正伟:总的看上去,把以上这些建筑称作"丑类建筑"比称作"丑陋建筑"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有道理,这主要是因为将"丑"与"陋"连在一起,容易产生"因简陋而出丑"的狭隘理解,有碍于我们对建筑"美丑"的深入认识和评判。【更多观点】
顾孟潮: 我们心疼花了那么多的土地、能源、财力、物力,做出的建筑是丑陋的,危害社会和使用者。作为从事建筑职业的人我们感到痛心,这些建筑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历史。每座建筑应该被称为人类文化纪念碑,应该慎重去做。【更多观点】
曹晓昕: 我觉得应该对住宅区进行评选,一个建筑师的水平,看他设计的住宅是最典型的。也可以在评选后期,设计一个公众和专业建筑师的对话环节。这个环节不是要专业人士带领大众提高建筑欣赏水平,而是让建筑师接地气。【更多观点】
韩林飞:我建议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给上榜者一个申诉的机会,让他们把申诉递交上来,这样就会让大家看到其中到底是哪一个甲方单位非要要求设计师这么设计,通过这个过程,社会公众也会更多理解建筑师所面临的困难处境。【更多观点】
吴钢:一个好的城市或肌理,是需要有建筑的多样性,需要有一个个小地块的有机组合,而不是一个开发商弄超大的一整块地。未来应该助推政府来制订一些规则,用非常简单可行的办法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更多观点】
王永刚: 我觉得通过广泛的参与是很有必要的,并不是专家一句话说它是丑陋的,也不是计算机打上勾自动算出来那个是丑的,所以评审的机制设计是最重要的当务之急,机制的设计牵涉到我们经常遇到的方案的评审和规划的评审。【更多观点】
王戈: 全国著名专家只有建筑师自己了解,普通老百姓不了解,评选活动能否从一个形式变成内容,对建筑进行深入评价的过程,而不是去归纳丑的类型。我对这次活动的想法就,通过评价和认知,让活动的影响力大于你的话题感。【更多观点】
杨昌鸣:多数被大家所接受的建筑都遵循了古典美,没有说完全独往独来的建筑。如果我们在教育上多下些功夫,还有主流媒体来引导之后,大众口味改变,再有我们建筑师的坚持,可能会有一些改变,那样丑陋建筑也会越来越少。【更多观点】
车飞:丑陋建筑的原因是它作为一个现象呈现的结果,是我们需要去批判的为什么在中国有很多好的建筑,可以上升到一定高度的到最后演变成丑陋建筑,可以转变好的建筑而它没有这么去做,这个过程是我们应该去反思和批判的。【更多观点】
  专题链接
 深度 · 专家论道


程泰宁:中国当代建筑失根失重失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因盲目跟从后现代主义思潮而出现建筑形式符号的肤浅拼贴现象;本世纪以来,追随国外建筑师在中国的作品这一现象成为突出问题。


梁克刚:评选丑陋建筑不必很严肃

我觉得我们如果评选好的建筑,要特别严肃,而且程序要正规,但是评选丑陋建筑则不应该那么严肃,太严肃的话评出来就有问题了。
  眼界 · 话题延伸
丑陋建筑,长官意志"弱智"设计师
城市应给人美感和归属感
"雷人"建筑的创新与审丑
"最丑建筑"泛滥 "瘫痪"的岂止是审美观
"最丑建筑"是怎样出来的
追根溯源中国古怪建筑潮
对"亮眼"的雷人建筑的思考
思想缺席让建筑难逃"丑陋"命运

ICC慧讯网
设计院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editor@archcy.com 电话:010 56064888 传真:010 5664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