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社区营造,创造更美的生活

余为群,笛东联合设计公司副总裁 

余为群:

我在台湾出生长大,念的是台湾最具前卫性的建筑系——东海建筑。我1984年大学毕业,2005年离开台湾到大陆,中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从事社区营造方面的工作。我是南投建筑师工会的会员,也是负责嘉义县所有社区营造的顾问团队的成员之一。我首先要说明的是,社区营造最忌讳的是停留在空间形式、建筑形式上。社区营造不是一个建筑师能解决的,是包括社会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在一起的一项工作。社区营造其实是一个环境保护运动,也是一个社会运动。

社区营造到后来无可避免地会跟社会运动有关。刚才有嘉宾提到的社区营造在推行的过程中会有什么问题,因为我有长达20年的时间在台湾做社区营造方面的工作,包括从产业到政策等方面都看得非常清楚,我很乐意把我的经验跟大家共享。

首先补充说明刚才嘉宾说的,社区总体营造在台湾基本上是迎合台湾整个产业转型的潮流。为什么今天台湾的精致农业园区这么有名?其实是不得已的结果。台湾金融的发展跟新故乡运动和社区整体营造这一系列都是相关联的。台湾在五六十年代进行了产业工业化的过程,当时创造了亚洲四小龙的奇迹,制造业非常好。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以后,台湾地区出现了产业移转,制造业先是移转到厦门沿海一带,再后来逐渐移转到内地。1994年我到大陆协助台商在重庆成都等地工作,发现在产业移转的过程中,台湾制造业精英人士遇到了是留还是不留的问题。他们当时面临的抉择是,要跟着制造业到大陆去还是留在台湾。

但当时的台湾出现了产业空洞化,这些人是来自于乡村的(早期台湾还有乡村,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了),然后到城市工作,他们有一定的事业基础,也受过企管的训练,其中一批人选择到大陆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台干”,另一部分人则选择留在台湾。这批人当时只有四五十岁,他们选择在台湾本土重新开创事业的第二春,选择回乡做发展。台湾的土地改革很成功,乡村的土地基本上是很平均的,因此这些人就开始利用小块的农地去进行观光农园的开发。政府也从旁协力,把日本这方面的经验在台湾推广。这些回乡创业的人本来是制造业的精英,却下乡进行农业方面的投资,拥有十几亩土地加上民宿等设施,把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结合起来,加上台湾当时城郊旅游比较盛行,所以这批人成了第一批成功者。

台湾在九十年代开始强烈的社会运动,社会运动中李登辉开始倾向于所谓的“本土化”,本土化的结果就是他的智囊团提出向日本学习推行所谓的“新故乡运动”。推动新故乡运动的过程中,民进党占有很大的推动力量。当时国民党长期执政,台大的一个教授在台大成立了一个城乡研究所,以它作为学术性的核心,再结合一部分台大的社会工作者,开始提出“本土认同再追寻”的概念,政府也开始进行政策上的推广。其实进行这项运动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都有私心,希望通过社区总体营造运动,来进行乡村社会运动。民进党当时是推进社区总体营造最积极的,他们动员一批人,然后这些人日后在地方选举的时候就可以成为为他们服务的细胞。

社区总体营造首先是要营造社区的整体文化,绝对不是空间上的营造。还有就是社区的认同,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创造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不是建筑师单方面所能执行的。建筑师本身能掌握的手段只有空间手段,他们可以创造空间,但要真正创造一个活动,还要靠文化工作者、社会工作者。

国民党后来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社区总体营造。社区总体营造后来在台湾形成由上到下及由下到上的效果。刚刚谈到的那些第一批回乡创业的人变成了新的地方士绅,这些人通常是有行动力和决断力的,也有见识,他们也跟着带动社区营造运动。因为制造业空洞化,还有一批年轻人在城市里就业不好,也开始往乡下走,这就是精英开始再回归乡土的过程,也是一个抉择的问题。

到了陈水扁上台的时候,社区总体营造基本上是由文建会加上一部分民政单位和社会单位共同进行的,每一个县市组成一个专家学者团队,包括规划师、建筑师、社会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学者专家,然后以县为单位办训练班,训练社区总体营造的能力。这种训练班针对两方面人群,一是对于基层的公务人员,教他们怎么去辅助、操作和审核社区营造中的各种工作,另外一批是培养社区总指的,目标通常是指当地乡镇的积极分子,年轻年长、有无学历均可,只要有兴趣,我们会从中挑选去接受训练,训练完之后接下来在课堂的后半段要进行所谓的实操,各学员按照课堂上所教授的回到各乡各镇去搜索文史地景产等一系列的机会,然后写提案申请政府补助。提案交上来由专家学者进行审核,公务员一起讨论这个提案给多少钱。钱不会给足给多,但会给的均匀。

需要注意的是,精英主义的社区总体营造是不会成功的,因为精英什么都要自己来,而社区总体营造是一定要落地的,是要由下而上,一定要有居民参与的。建筑师总习惯把空间做得非常完美,其实社区总体营造做的东西往往不是最好的,但当然也不是最差的,是中等的,因为它是由很多人讨论而成的,让绝大多数人都接受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运用精英主义。

社区营造如果想成功,要优先考虑产业。很多东西到最后都要由产业来支撑的,有经费才能支持后续的可持续性发展,而这个经费往往来自于产业。有一个毛巾工厂之前是做外销的,但后来外销市场没有了,生意维持不下去。专家出主意把毛巾做成蛋糕礼盒形式的,后来这个毛巾工厂得以起死回生。社区营造要由学者专家协助主导,基层人员提点子。需要首先确定自身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例如什么样的环境资源、地理资源、文化资源等,在凝聚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再找到产业支撑,只有有了产业支撑社区营造才能成功。这种旧乡村改造,需要政府的补助和帮扶。

新社区则更复杂,因为涉及到更多方面。我认为80后、90后会成为主力,特别是90后,从小生活比较优越,更容易做义工方面的工作,是值得期待的一代。建筑师参与社区营造其实是奉献,因为挣不到钱,还要透过各种各样的公听会进行长时间的沟通,在时间和精力上都耗费很多,因此基本是奉献。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建筑师谢英俊比我大五六岁,他以前是成功的商业建筑师,台湾大地震后受到触动和启发,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建筑师的角色中,就像一个苦行僧一样不断行进。他秉承的是荷兰的结构主义,荷兰的结构主义本身对建筑师的定位就是社会工作者,强调的是用户参与的概念。建筑师是架构的控制者,但要保留给使用者参与的弹性。

真正的社区营造不止包括空间形式,还有文化重建和社会运动。我们当时在台湾做的事情形成一系列的成果,使得每个社区都变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台湾的“市民社会”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因为我在大陆已经十年了,发现大陆和台湾最大的差别是在于文革的断代。文革以前,大陆无论是在文化建设还是文化素养方面都是远超台湾的,台湾在五十年代是边陲地区,但1949年以后蒋介石带了100万文化教员到台湾,那个时候北大毕业生在台湾只能教小学,因为没有职位空缺。台湾因此当时人才过剩,这100万人建设大陆远远不够,但建设台湾绰绰有余。所以台湾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文化荟萃之地。

而大陆由于文革形成了两方面的断层,一是人文素养,二是生活美学。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富裕社会,进行社区重建尤其是城市社区重建,首先要进行的就是人文素养的再造,其次是生活美学的复兴。这两点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小空间、公共设施空间来实现。人文素养的再造不只是针对儿童,包括成年人都是要终身学习的,其中还包括非盈利部门(社工机构)的积极参与。在台湾有以宗教为代表的义工系统,炫富是要被鄙视的,很多人是真正关心这个社会,关心这个生命共同体,心甘情愿去做义工的。

至于生活美学的复兴,可以依赖建筑师,建筑师要努力营造好的大环境,包括城乡环境、中心广场等各种公共设施。我们在有钱的基础上更应该追求生活美学,追求创意,中国赚世界的钱应该是用创意型产品,我们曾经靠创意产品赚全世界的钱(例如陶瓷、丝绸),为什么现在反而只能靠最基础的制造业赚钱呢?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孩子从小就开始生活美学的培养。我认为人文素养的再造和生活美学的复兴这两点是社区营造的核心。人文素养在台湾已经是无形的了,在台湾你去办事对方会首先请你坐下,然后给你端一杯茶,问有什么我可以帮助您的,但在大陆有时则会被冷眼相待。不过对人文素养的再造这点我是很乐观的,因为我看到在大陆已经有很好的开始了。

王宇,东方邦信置业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总监

王宇:

我们单位是经营房地产企业,过去我个人也做过设计师,也在房地产企业工作过,现在等于是在资产管理公司,这对我们来说是在资产层面上平时接触的问题比较多,大家谈论的我觉得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但是我自己平时的工作还是以算账为主,不能谈什么特别具体的问题。原来我工作的地产公司是做商业地产的,大综合体,对住宅倒不是特别熟悉,我们单位现在也有打算进行一个新城镇项目,因为现在城市里的地少了,大的工业化以后,从建设来说也有这方面的需求,相关行业这么多,中国的制造能力这么强,总得找个地方去进行,各方面因素加在一块,新城镇项目比较多。

我们单位现在有一个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跟政府初步沟通了一两次,第一次是说我们有一定的融资能力,这个事情由我们来投资行不行,项目不太大,也就3平方公里。第二步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方案。现在政府提倡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做了一个相关方案,比如三农问题怎么解决,怎么利用旅游资源做旅游产业链,再就是其他的相关性配套,其他就是时下热门的养老地产之类,和在一起做了“一盆菜”,这道“菜”相对来说是一种虚造的菜,是一个包装,但政府觉得还可以,说你们来投钱吧,所以现在我们正在着手做第三步的工作。真涉及到钱就不能再玩虚的概念了,就要定性定量来做这个事。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更美生活社区营造创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