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2011-04-18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白林:

关于2010年丑陋建筑评选的报道我看了很多,但很多都只是报道了内容而并没有关注评选过程。如今,这个新闻应该是已经传到国外去了,现在中国做的很多事情甚至都会受到世界的关注,特别是中国庞大的建筑市场更会受到更多的瞩目,我们做的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个人感觉判定建筑的美丑很难,专家和老百姓的视点不同。专家和专家的关注点也有许多不一样,老百姓之间更是各有各的看法,丑陋建筑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而这件事情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记录时代,记录中国大规模城市建设时代的国民价值观、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建筑现状的复杂性、矛盾性、混乱性。有许多建造这样房子的设计师以及甲方都是觉得这样做非常“好玩”,不觉得是一种丑陋。刚才王总关于中国和美国的一段话很有意思,很精辟地说出了中国目前建筑和城市建设现状的特点。中国的改革开放向世界展开怀抱,虽然允许建筑的各种千奇百怪的表达,但是并不等于美丑完全没有清晰的标准,当然,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不同的评价标准,从建筑语言、形状、功能、材料等方面都会体现时代的特点。我认为活动的意义在于让更多建筑师以外的人们开始关注建筑、开始通过关于建筑美丑的讨论,关注建筑设计相关的问题,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等。也对大众的建筑审美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这种评选活动如果能向中国各个城市更广泛地展开,将会使整个社会更关注建筑,从整体上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包括提高甲方的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对建筑审美、建筑文化等的认识水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推动建筑与城市的更全面、更健康、更符合中国文化审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因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一个地方评选后大家都会效仿。

另外,参与本次活动使我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进一步促发了我对建筑的思考,对中国社会的思考,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对中国建筑现状的思考和认识。使我对建筑的思想性、文化性、社会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张华:

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觉得很有意思,2010年的评选结果中有的建筑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我所关心的是为什么它能建造出来,这是最主要的。我们现在搞活动目的是弘扬美、鞭挞丑,我们会发现建筑既然有人设计建造出来,花这么多钱,肯定有人喜欢。为什么有人喜欢我们却不喜欢?建筑和绘画、雕刻都不一样,后者是艺术家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有些现代绘画老百姓也欣赏不了。老百姓盖出自己喜欢的房子,专家却认为丑,这反映出了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建筑又不同绘画、雕塑甚至电影,电影还有金酸梅奖,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对待社会问题。我们叫做丑陋建筑,定义是丑的,是不是也要送奖状给甲方、给设计师,表示一种“肯定”。一座建筑到底是为谁服务?建筑体量大,投资巨大,放在公共场地使得老百姓不得不去看。我认为从学院派观点来看,是丑陋的,以老百姓角度看也许是自娱自乐,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五粮液酒瓶楼”放在他们的厂区里面就能被理解,天子大酒店如果是在迪斯尼乐园里面效果会很好,可能孩子们会喜欢。所以建筑的存在是分场合的,要在一定语境下才能判别。

在一个公共场合毫无原则地模仿的山寨做法肯定是错误的。另外,一个建筑大师,在其他地方能做出很好的作品,为什么到中国就完全变样了?因为有什么样的土壤就有什么样的建筑。

中国特别缺少强有力的建筑评论,不能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实际上审美是可以训练的。我在清华刚入学的时候对建筑一窍不通,在建筑系毕业之后,就开始懂得欣赏清华学堂优雅的比例与和谐美了。这说明美是被灌输的、被熏陶的。建筑评论不能只在象牙塔里,要面向公众,大众媒体也要发出声音。普通人是不看建筑杂志的,建筑杂志的发行根本起不到普及建筑知识的作用,所以建筑评论应该向大众媒体的方向发展。还有就是建筑师自律的问题,建筑师不挣钱没办法生存,这就要看我们自律到什么程度。

褚智勇:

很多年前读吴良镛先生的《广义建筑学》,印象最深的是他提出建筑要进行全民教育,我认为特别正确。我们做设计时,面对业主和官员时经常很被动,最难受的是面对官员,因为他们大部分缺乏建筑审美修养但同时又特别强势。为了让老百姓了解建筑这个圈子,一定要有很好的宣传,对普通人产生影响。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刚开始学习时不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仔细分析原因,我认为是他们成长过程缺乏对美的教育,对建筑物美丑没有教育。我们客观条件比较差,周围存在的90%的建筑都是比较差的东西。我经常站在高楼上这样想:如果把下面的建筑都拆了,会有几个建筑有舍不得的心态呢?有时候我看国外学生的作业后会很吃惊,他们从设计、色彩、表达等各方面都表现得很成熟,而中国学生的作品则大多“张牙舞爪”、强调感官的刺激。国外的学生作品特别雅致,这是因为功力到了一定程度,他们的周围环境太好了,而我们从小对审美的教育缺乏,当然造成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多。

说到具体的建筑美丑,可能很难评判,人们的意见不统一,我的体会是这其中是有相对客观标准的。时间是最好的介质,经过时间的洗礼建筑的美丑最终会显现出来,人们最初可能被蒙骗,但过一段时间就一定能辨别出来建筑的好坏。

汪克:

我在几个月前就知晓了丑陋建筑评选的信息,虽因交图档期冲突未能参与,但一直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的。我觉得重点不是评出的具体建筑是哪些,而是这个评选在中国所具有开创性。第一,没有人主动来报名;第二,也没有人主动来做工作,非要得这个奖不可;第三,是刚才大家讨论的是否有人领奖的问题。

因此我判断这个评选是受到干扰最少的活动,这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咱们国内评选虽然很多,奖项也不少,但有些奖项的体系很容易被颠覆。原来得个奖还能展览个几个月,现在得个奖迅即被遗忘,甚至有人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反正以后填表的时候有这个奖项就可以了。所以说这个评选是具有开创性的,具有在最小干扰度中获得最大的公正度,甚至可以说是公益性的。从这方面上讲,我是非常支持这个评选继续做下去。从活动上讲,也能与社会大众拉近距离。我记得我刚回国的时候有个好朋友对我讲过,说现在建筑师都变成个体户了,真正影响这个社会的人里面已经没有建筑师了。

作为中国建筑师,我最近参加了几个行业竞赛,感触比较深。在这种国际竞赛上,中国建筑师基本上就是“全军覆灭”了。这种结果正常吗?大家可能觉得笑一笑就算了。我记得几年前美国黑人博物馆号称公开竞标,随后发现只对美国建筑师开放,他们美国的竞赛就只对美国人开放,对中国就一点机会也没有。而现在,比如前不久的湖南博物馆竞标,不但主要参赛者均为外国机构,而且九个评委中有五个外国人,也就是说基本上我们中国人住的房子什么是丑、什么是美都要外国人说了算。这就是讲咱们的行业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这个评选我想说是能否探讨出个什么问题来。这些丑陋建筑为什么会出现,当然,丑陋这个词相对主观一些,应该说有些建筑是低劣的建筑,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低劣建筑的出现。

我们国家规定外国建筑师可以独立做方案,但施工图一定要和本地配合。这样,一些外国建筑师就出现了一种很畸形的工作状况,很多人初步设计图纸做得非常细致、深入,但在比如施工图或者去工地监督项目等其他环节就会削减很多的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评选美与丑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行业再这样畸形发展下去就很糟糕了。设计师设计的是房子而不是效果图,如果没有去现场监督,也就是意味着这个建筑不是你设计的,最多你只出了一个方案图而已。也就是说得直白一点,目前几乎没有一个房子是代表其建筑师真正水准的。中国建筑师是不用去考虑建造过剩的,因为这房子超出预算没有关系,拖延了工期也和他没关系。

我们评选丑陋建筑,到现在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土壤、时机和需求?在今后通过评选有没有机会为中国建筑界提出一个标准?还是说我们这个标准还是由外国人来建立?我觉得让外国人来建立是很难的。如何建立自己的标准?我觉得丑陋建筑评选开了一个很好的先河。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