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梦露大厦而出名的马岩松,一度跻身于中国青年建筑大师的行列。然而,在eVolo建筑设计大赛中,1980年出生的简俊凯也脱颖而出。
eVolo建筑设计大赛是前卫建筑设计领域里十分重要的年度国际赛事。大赛共决出前三名和6个特别奖。在来自64个国家的416 幅作品编织的图景中,简俊凯作为设计主创并与搭档黄锦琦合作的“Algorithmic Tower”脱颖而出,荣获特别奖。

简俊凯设计的未来摩天楼——Algorithmic Tower
简俊凯认为,他的作品能获此殊荣,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属于参数化建筑,而参数化建筑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兴的设计思潮,被许多先锋建筑理论家认为是继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发展趋势。在具体设计中,简俊凯通过对极小曲面这一数学理论的研究,将其运用于建筑设计领域,阐述新的建筑语言。这新的建筑语言不仅仅指建筑的外观,更包括建筑空间和使用方式。
在他的设计中,这个建筑研究场地定在上海世博会的摩天楼,其居住、办公、会所等多种功能对周围环境、朝向的需求均不同,于是在建筑的每个功能区,甚至精确到每个单元房,其大小均需根据具体方位而作精确调整。
简俊凯毕业于现在的长安大学读建筑。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他放弃工作申请到英国最老牌的独立建筑教学院校——英国AA 建筑学院深造。成立于1847年的AA建筑学院,是世界公认最好也是最残酷的建筑教育基地。
简俊凯说,在AA,他研究了一种在数学里称为极小曲面的形体理论在建筑上的应用,该获奖作品其实就是当时AA 深造期间研究成果的延续。
图纸上的摩天大楼,究竟能否建成?“我设计的作品在当今技术上是绝对可行的。是否付诸实物则是经济问题,不属于该类型学科学术研究的范畴,此类学术竞赛目的在于探讨该领域的未来走向,即未来的摩天楼。”简俊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