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古建那些事儿  > 正文
深圳观澜百年“红楼”平移43米
发布时间: 2010-02-23   来源:网友湖人投稿 

2009年7月21日上午9时30分,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观澜古墟“红楼”保护性平移工程正式启动,这座颇具传奇色彩的“红楼”将在10个工作日内整体向前平移43米。

迁移现场 图片来源:宝安日报

“民国时期的五星级酒店”

 

提起观澜“红楼”,老一辈深圳人恐怕无人不晓。“红楼”是深圳市“四大名墟”之一的观澜古墟中的一个重要的老建筑,因其外观为红色,当地人称之为“红楼”。它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层建筑,占地675平方米,楼高约20米,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红楼”的外饰体现出典型的西式建筑风格,有红色外墙、罗马柱、圆拱形的阳台,但内部装饰、摆设、使用的物品等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是观澜古墟建筑中中西合璧的标志性作品。因为豪华别致的装修,以及观澜首个将酒家与旅馆联合经营的身份,以前的它被称为“民国时期的五星级酒店”。

在古墟开发的整体规划中,设计院原本建议拆除“红楼”重建,但为了保护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老建筑,在经过多方征询意见后,决定将其斜向右前方平移43米。这样既保证了古墟开发的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又使“红楼”原始面貌不遭破坏。而为此次平移工作“挑大梁”的,是曾为上海音乐厅平移66米的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此前结构安全专家对不同阶段的图纸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次评审,并做了相关修改和完善。

据介绍,此次观澜“红楼”平移,在深圳堪称首次。平移后的“红楼”将与开发后的古墟融为一体,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娱乐、商业于一体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

观澜古墟保护性开发整体规划已完成

此次“红楼”平移的启动,标志着观澜古墟保护性开发利用进入实质性阶段。据记者了解,“红楼”所处的观澜古墟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的观澜古墟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是当时惠东宝地区最繁华的集市,号称“小香港”。现在观澜古墟仍保存有碉楼15座、商铺100多间、红楼、客家居民楼和西洋民居楼数百栋,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深圳地区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代墟市街区。它也被认为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和客家民俗风情,堪称深圳近代民俗一条街。

观澜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观澜古墟保护性开发的整体规划已经完成,观澜将结合古墟的特点,对古墟的街道、巷道、碉楼、商铺、居民楼等文物古迹进行修缮、维护,既能保护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又能充分发挥其市场商业价值。

现在已委托专业公司完成观澜古墟策划,涵盖碉楼、观澜大街街景及店铺改造、红木家私博物馆、陶瓷博物馆、版画坊等。其中观澜古寺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招投标开发后的古墟将成为观澜的又一个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