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世界古建印记  > 正文
红石古寨见证百年战争
发布时间: 2013-03-1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图片来源:互联网)

红石古寨耗资数百万两白银

临沣寨位于郏县县城东南12公里处,很远就可以看到高高的红石寨墙,当地人说原来寨子周边是沼泽地,有着千亩芦苇荡,可惜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芦苇了。

临沣寨始建于明末,占地7万平方米。寨内原来住的是张姓人家,明朝万历年间,有朱姓人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于此。

红色的寨墙,高高的城垛,厚重的寨门,蜿蜒的护寨河和古寨里古朴沧桑的明清建筑,走进平顶山郏县堂街镇临沣寨,就像走进历史深处,一段段往事和传奇,伸手可以触摸。

迁来后,朱姓人家靠租种张家的土地生活,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朱家开始兴旺发达,特别是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身份更是显赫。老大朱紫贵、老二朱振南是家财万贯的大盐商,老三朱紫峰则官居二品,是河南汝州直隶州盐运司知事,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官员。转自建筑中国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据当地人说,临沣寨的寨墙原是土墙,建于明朝末年。清道光、同治年间,太平军张宗禹部、捻军姜太临部相继来犯,土寨墙已不足以抵挡。公元1862年1月,朱氏兄弟重修寨墙,取距临沣寨5公里处紫云山的红石,将土墙改为石墙。

关于修筑寨墙,在当地还有着这样的传说,为加快工程进度,朱氏兄弟在宅院门前大街摆上八仙桌,桌上堆有2尺多高的金元宝;把粮囤搬到街上,运送石料的要钱给钱,要粮给粮。3个月后,临沣寨寨墙建成。

(图片来源:互联网)

重修后的临沣寨围村占地7万平方米,寨墙里土外石,呈东北―西南走势,像狭长的船形,围长1100米,高6.6米,寨上布设5座哨楼、800个垛口。

据当地人说,修建临沣寨共花费朱家三兄弟白银数百万两 ,工程相当浩大。

豪华的朱家宅院

除修筑寨墙外,朱家三兄弟还大兴土木,在寨内修建宅院。老大朱紫贵的一进三四合院,是道光15年(公元1835年)建成的,占地1322平方米。一进院为客厅,二进院为磨屋、灶房,三进院为内宅。

(图片来源:互联网)

老二朱振南的一进三四合院是道光11年(公元1831年)建成的,规模与朱紫贵宅相像,但建筑风格略有不同。它的东西厢房正面全用本地小叶杨浮雕而成的棂子门,做工考究,历经百余年不变形、不腐朽。

老三朱紫峰曾官居河南汝州直隶州盐运司知事,道光29年(公元1849年)建成一进五、占地2516平方米的四合院,时称“朱镇府”。朱镇府门楼高两丈有余,“百福并臻”的匾额悬于上方,威严气派。门外前壁高半米处,嵌有供来客拴马的石环。石环依旧在,不见鞍马来。

(图片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