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数字中国 开启BIM时代(一)  > 正文
实现BIM价值的三大支柱
发布时间: 2011-01-1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三、第一大支柱IFC - 信息交换的格式

IFC就是这样一个公开的、结构化的、基于对象的信息交换格式,市场上介绍IFC的资料已经有不少,但对于BIM用户来说这类资料理解起来大都比较困难,原因是大部分资料把三类BIM有关人员(BIM用户、BIM标准提供者、BIM工具制造商)的需求放在一起讲了。本文的内容针对BIM用户(建筑信息创建人和使用人)。

对于BIM用户来说,我建议无论IFC的英文全称“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还是中文名称“工业基础分类”都用不着去记,风马牛不相及,本来明白的人也会给搞糊涂了,只要知道IFC是BIM信息交换标准格式就行了。

先来看一段维基百科对IFC的定义:

IFC数据模型是一个不受某一个或某一组供应商控制的中性和公开标准,是一个由buildingSMART开发用来帮助工程建设行业数据互用的基于数据模型面向对象的文件格式,是一个BIM普遍使用的格式。

定义因为其精确,所以就比较难懂。下面我们站在BIM用户的角度从几个不同的侧面来看看IFC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1、IFC的使命

IFC的使命是定义、推广和出版一个基于对象的用于共享信息的标准,这个标准能满足如下图中的要求:

简单说明如下:

a)IFC是一个描述BIM的标准格式的定义

b)IFC定义建设项目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信息如何提供、如何存储

c)IFC细致到记录单个对象的属性

d)IFC可以从“非常小”的信息一直记录到“所有信息”

e)IFC可以容纳几何、计算、数量、设施管理、造价等数据,也可以为建筑、电气、暖通、结构、地形等许多不同的专业保留数据。

建立一个模型(设计)的过程就是从分类中选择对象的组装过程(图片来源:百度)

2、IFC的对象

一个对象代表在工程项目中要使用的某个“东西”的一个实例,IFC的发展目标是包含工程项目中要使用的所有“东西”,对象的范围包括:

a)实际构件或部件:例如门、窗、管道、阀门、量、灯具等

b)空间:例如房间、楼层、建筑、场地、其他外部空间等

c)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中进行的流程

 d)参与的人和组织

e)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

下面几张图(图片来自于buildingSMART)是IFC对象的一些例子,可以给大家一个直观感觉:

3、IFC对象-模型-分类-模式

对象、模型、分类、模式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建立一个模型(设计)的过程就是从分类中选择对象的组装过程(不是制图过程,而CAD是制图过程),最后用IFC模式表达,成为公开标准格式供其他项目成员共享信息。

4、IFC和BIM用户

最后要说明一点,IFC是给软件使用的,不是给人直接使用的,因此对于广大BIM用户(建筑信息创建者和使用者)来说,只要知道下面几件事情就可以了:

a)所有使用的BIM及相关软件除了各个软件专用的数据模型格式(文件格式)以外,还有一个基于对象的、公开的数据模型格式IFC;

b)当业务流程需要在不同软件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或者信息需要长期保存的时候,如果两者的专用数据模型不能直接交换,那么两者之间通过IFC格式进行交换是其中的一个选择,如果考虑到需要这种交换的软件数量有几种、十几种、几十种甚至更多,那么IFC可能就会成为唯一的选择。

c)了解自己及其他项目成员正在使用的软件是否支持IFC以及支持的版本和程度。IFC对支持的软件有一个认证程序,下面是经过IFC认证的软件的一个清单

四、第二大支柱IDM - 定义要交换什么信息

IDM的全称是Information Delivery Manual,信息交付手册。和IFC一样,我还是建议您就记住IDM得了,然后弄清楚什么是IDM,为什么要有IDM就够了。

绝大多数同行作为BIM用户(指建筑信息创建者和使用者,区别于BIM标准提供者和BIM工具制造商)来说,一到这儿就会觉得有点复杂,咱有了信息交换的标准格式IFC不就万事大吉了吗?怎么又弄出个IDM来呢?而且从文章的标题来看,还有一个IFD等着呢。

1、为什么需要IDM?

前面我们说了,要实现BIM的价值,就必须要做到不同项目成员之间、不同软件产品之间的信息交换,由于这种信息交换涉及的项目成员种类之繁多、项目阶段之复杂和项目生命周期时间跨度之大、以及应用软件产品数量之多,只有建立一个公开的信息交换标准格式,使得所有软件产品通过这个公开标准实现互相之间的信息交换,才能实现不同项目成员和不同应用软件之间的信息自由流动,这个基于对象的公开信息交换标准格式就是IFC。

由上面的描述我们知道,IFC可以(或者更准确地说IFC的目标是)满足工程建设行业所有项目、所有项目参与方、所有软件产品的信息交换,是整个工程建设行业进行所有设施设计、施工、运营所需要的信息总成,而真正的信息交换是针对某个具体项目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工作流程、某一个或几个项目参与方、某一个或几个应用软件之间来进行的,即不需要也不可能每一个信息交换都把整个IFC所有的内容都搬出来。那么每一个这样的信息交换究竟需要哪些IFC里面的内容呢?这就是IDM要完成的事情。

打个比方,IFC相当于一个能满足整个医药行业什么药都有的药铺,IDM就是针对某个病人或者某种疾病去药铺里面取药的方子。

工程建设行业各个领域的专家通过对所有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参与方、项目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及其需要的信息的分析研究和集体努力,开发出了能包治百病的IFC(IFC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事某一个具体项目、某个具体工作的参与方使用IDM定义他的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内容,然后利用IFC标准格式进行实施。

除了项目参与方以外,BIM应用软件的开发商也需要IDM来定义某一个具体软件能够支持和实现的IFC部分 - 称之为IFC的一个视图(View),因为我们在《实现BIM价值的三大支柱 - IFC/IDM/IFD(一)》中已经介绍过,没有一个超级软件可以支持所有项目成员干项目有关的所有工作。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